近年来,随着“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的持续推进,农村家电消费持续升温,但监管部门发现,在农村家电消费投诉中,老年人数量明显增多,此类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部分经营者盯上防范意识较弱、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农村老年人,以免费发放礼品为诱饵,通过送鸡蛋、发红包等形式组织老年人聚会,借惠民工程、限时优惠、政府补贴等话术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家电。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经营者打着“家电下乡”的旗号,兜售无牌、杂牌或翻新家电,甚至夸大产品功效,将低价劣质产品包装成高端好物,让老年人蒙受经济损失。这种“温情营销”的背后,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严重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购买的部分产品由外地商家负责销售,本地商家负责售后,但在需要售后服务时,双方会以各种理由互相推诿。售后保障的缺失,让权益受损的老年人陷入投诉无门、维权困难的境地。 守护农村老年人家电消费安全,需构建“监管+执法+教育”的立体防护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诱导消费、销售伪劣产品等行为。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利用乡村广播、宣传栏、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常态化防骗宣传,普及维权知识,提升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要畅通投诉渠道,简化维权流程,让老年人敢投诉、会投诉。唯有监管有力、执法从严、教育到位,方能筑牢农村家电消费安全防线,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老年人。 |
GMT+8, 2025-11-2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