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人才 薪酬面面观 查看内容

令大学生纠结的零月薪

2011-10-20 15:25

摘要: 不给薪水也愿意上班?这样的人即便有,也不会是心甘情愿。有调查者称,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愿意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18.5%和20%。倘若这两个数字是准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压力 ...

不给薪水也愿意上班?这样的人即便有,也不会是心甘情愿。有调查者称,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愿意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18.5%20%。倘若这两个数字是准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已经变得有些能够接受残酷现实,但更多的恐怕还是万般无奈情绪的流露甚至宣泄,不能太当真。如果一些用人单位以此作为进一步苛求大学毕业生的依据,那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现在找工作比找什么都难。有个地方能先接纳自己就阿弥陀佛了。没有三把刀子、两把剪子的人,哪还敢吵吵着要高工资啊?但这并不等于用人单位可以白用大学生啊。所谓的零月薪如果有的话,简直是欺人太甚。居民还有个最低生活保障呢,农民工还有个最低工资标准呢,怎么到了大学毕业生这里,竟可以接受一个子儿不给呢?

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调整心态,对就业抱有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主动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可以适当降低对薪金的期望,但这不等于一味地忍让、甚至到了接受零月薪的地步。倘若惯出了用人单位的毛病、在社会上形成了轻视知识的风气麻烦可就大了。再说,您一分报酬都不要,人家有可能以为您没有本事、没自信呢。

早就有搞导弹的比不过卖茶叶蛋的现象。这些年虽然有改观,但知识、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不一定挣钱多,还是个较普遍的现象。如果再借就业难之势得寸进尺,那无疑是一种倒退。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倾向已经加剧了对知识的轻视。有人将这归罪于教育的失败和大学的失落,其实这绝对是社会发展某个阶段中不正常的表现。

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实习、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而不能指望别人把什么都做好了,自己光等着摘桃子。笔者以为,应该对用人单位有个起码的要求,比如接纳毕业生数量的要求、聘用大学毕业生最低月薪的要求,而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一站式”打通城乡供销互助路径  上溪与稠城携手共创党建联建新模式

义乌网

GMT+8, 2025-7-17 10: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