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新生儿(0-1月) 查看内容

儿童的发育指标

2011-7-23 08:49

摘要: 一 概论: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表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二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

三  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1 视觉:新生儿视觉在15—20厘米范围内最清晰,能看见距离为60厘米。2个月可协调的注视物体。头眼协调,3个月头眼协调较好,4—5个月认母。1—1岁半能注视3米处小玩具,1岁半—2岁两眼调节好视力为0.5,5岁为0.6—0.7,6岁达1.0.

2. 听觉:胎儿后期已有听觉,新生儿听力相当良好,3个月找声源,6个月区别父母声音,唤起名有反应,8个月听懂自己名字,4岁听觉发育完善。

3. 嗅觉和感觉:新生儿出生时基本发育成熟。

4.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新生儿均已存在。

5.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综合反应。5—6个月时随动作能力的发展及手眼协调动作,通过看.咬.摸等动作了解物体属性。1岁末有空间和时间知觉,3岁辨上下,4岁辨前后,4—5岁有时间概念,5岁能辨自身左右。

(二)注意力与记忆力的发展

1 注意力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自然而然发生的。新生儿,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以无意注意为主。

有意注意:指自觉的有目的的,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5—6岁才能较好控制注意力,集中时间约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后30分钟。

2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学龄期儿童记忆力较强。

四 心里社会发展

(一)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表达思维,观念等的心里过程,与智能有直接的联系。语言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

1.     语言准备阶段(出生—1岁)1~2个月发喉音,6个月发辅音,7~8个月发“爸爸”“妈妈”等语音(无意识),10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

2.     理解语言阶段(1~1岁半),通过视、触、体位感对物体及事物的了解。

3.     表达语言阶段(1.5~3岁),先说单词,到组成句子等。

(二)情感的发展

2个月表现看到母亲表示高兴,6个月能辨认陌生人,表现对母亲的依恋。9—12个月依恋情绪达到高峰,2岁开始情感日渐丰富和复杂,学龄前期小儿能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儿心理社会发展的5个阶段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1. 信任---不信任期(婴儿期):与父母建立信任感,学习爱与被爱,也是本人对外界和他人基本信任感的来源,是信心的来源。护理此期小儿时,应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提供安全感和抚爱。在治疗中尽量减轻疼痛。

2 .自主---羞愧或疑虑期(幼儿期):父母对合理的自主行动,应给于支持。避免过分干预,嘲笑,否定和斥责。

护理此期儿童,要多给与赞赏,鼓励。

3. 主动---内疚期(学龄前期):此期小儿活动能力加强,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易模仿。此期儿童心里社会发展取决于父母对孩子自创活动的反应。要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护理此期儿童时,要对小儿有益的主动行为加以赞扬,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倾听他们的感受,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4. 勤奋—自卑期(学龄期):是成长中决定性阶段。在孩子完成任务或活动时多给予奖励和赞扬,不要给予嘲笑和伤害。

5 .自我认同---角色紊乱期(青春期)

承担社会角色,追求个人价值观,建立自我认同感。

护理此期青少年时,要让他们参与讨论问题,谈论感受,对他们某些决定给予支持和赞赏,尊重他们的隐私,安排他们与同龄人在一块交流。

12345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用

义乌网

GMT+8, 2025-7-7 03: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