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岁的女孩为何没有自信? 专家:父亲的一句赞美胜过母亲100句 20岁的林雪找到咨询师,是因为大学里有两个男生同时向她表达了爱慕之心,最终却被她以“对方不是真的喜欢自己”为由拒绝了,其中有一个还是自己很喜欢的男孩子。她不停地说,自己长得不好看,对方凭什么爱自己?她一方面担心一旦答应对方,会被对方伤害,另一方面她又担心这样的想法会影响她未来的恋爱及婚姻。 事实上,她五官清秀,穿着淡雅,谈吐得体,是个很容易博得异性喜欢的女孩子。可她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好看”? 经过聊天,咨询师发现她是个内向、敏感且缺乏自信的女孩子,甚至有点强迫倾向,比如,她穿了件新衣服,会不由自主地观察班里男同学的反应,心里既希望被注意,又害怕被注意。她知道这样不好,但又控制不住地这样去想去做。 她有过两段恋爱经历。初中时,也许是青春期情窦初开,林雪开始有意无意地寻求异性的关注。初二时,开始和一个男生交往,初三时男生提出分手;高二时,她和另一个男生开始一段恋爱,但悲剧再次上演,高三时男生以“学业为重”为由,提出分手。 这两次恋爱对林雪原本就脆弱的自信心无异于是严重打击。她将之归于“自己不够漂亮”,因为从记事起,她似乎从来没有被异性夸奖“漂亮”的经历,所以即使有人以“好看”来称赞她,她也认为这只是别人的溢美之词。 而当咨询师用家庭原生图带领她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才发现,问题的症结在她父亲那里——在她的童年经历里,作为异性的父亲从来没有对她表示过肯定、赞美和认同。她从不相信“女儿是爸爸前世情人”的说法,虽然自己是独生女,但爸爸总是那么严肃,对她似乎只有不满,只有挑剔,怎么会夸奖她长得好看呢?她回忆起一件事,小学四年级,她对漂亮有了朦胧的向往,偷偷学女同学的样,用小发夹将刘海卷成弯弯的形状,不巧被爸爸看到,不仅被训斥了一通,还责令她不要把心思花到“歪门邪道”上去。 【心理学堂】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之二:自我认同(即自信心) 如果孩子早年没有获得足够的父爱,那么青春期很容易发生早恋状况;如果早年没有得到父亲足够的赞美和肯定,孩子会有自卑和焦虑。林雪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她初中时的早恋、现在对异性关注的渴求,恰恰是内心对父爱的一种补偿渴望。所以,请记住,对于童年期的孩子,父亲一句肯定、认同、赞美的话,胜过母亲说100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0—3岁时,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足够的安全感,这些母亲就可以给予;而4岁以后,在孩子建立自信心、适应性等方面,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母亲。父亲通常以完全不同于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会带孩子去冒险、去探索世界、去尝试做一些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样,孩子在与父亲玩游戏时,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强化对外界的控制感觉,增强自信心,提高对自我的认同。同时,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际关系中还会有安全感,有自尊心,容易和他人友好相处,能和人真诚相待。一般来说,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强,容易适应新环境。 那么,父亲如何有效地表达对孩子的肯定、赞美和认同呢?最常用的两句话是“很高兴你是爸爸的孩子”,或者“你真是爸爸的好孩子”——如果你想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所认同,不妨说“很高兴你是爸爸的儿子(女儿)”、“你真是爸爸的好儿子(女儿)”。 |
GMT+8, 2025-7-7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