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学龄前(3-6年) 查看内容

妈妈教育误区让儿子变懦弱

2012-2-1 15:00

摘要: 软弱的6岁男孩 可可是个6 岁男孩。但是,在爸爸刘尚眼里,儿子太娇气,不像个男孩子样。不久前的一次聚会,别的孩子都在一起玩,但可可却依偎在爸爸妈妈身边。在刘尚的劝说下,可可好容易才加入小朋友当中,但是不到 ...

妈妈儿时的心结

然而,就在这次咨询后的第二天,雅美拨通了我的电话,她说前一次咨询让她很好地意识到了包办代替对儿子的危害,她也想让儿子做个独立勇敢的人。但是,她觉得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结,虽然儿子好端端的,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危险,但是有时候自己躺在床上,却控制不住地瞎琢磨,比如说,想象着儿子有一天下楼玩被哪个小朋友拿着纸条捅了眼睛或耳朵,或是儿子跑到了街上被车撞啦,再或者是遇到骗子把儿子拐跑啦。这么想着,一身冷汗。如果再看到报纸上报道的负面新闻,雅美就更紧张了,她真恨不得像袋鼠似地在肚子上长个袋子,将儿子时时刻刻装在袋子里。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雅美恐惧背后的真正原因,雅美再一次出现在了咨询室。

稍稍坐定,她便又说起了自己担心“:您说2012 地球大毁灭到底是不是真的呀,真是听得人心惶惶的,昨天又报道国外哪里地震了,搞得我躺在床上又禁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

“这让你联想到什么呢?”我问道。

“联想到我儿子,这么小,到时候真发生这些事情,跑也跑不了啊!”

“能试着详细地想一想这个画面吗?”我对雅美说。

雅美闭上了眼睛,眉头紧蹙着,她的呼吸继而也变得急促起来“:我和我老公与儿子像是隔开了,儿子却被困在了屋里,我和老公怎么也进不去,我急死了,孩子在摇摇欲坠的房子里大哭着,喊着:''妈妈!妈妈!'我的心都碎了 ”眼泪顺着雅美的脸颊流淌下来,她睁开了眼睛,拿起茶几上的纸巾擦拭着泪水。

“你儿子委屈得大哭的样子,又能让你想起什么人,或什么事?”我一步步地引导着。

“想起……” 雅美若有所思, 继而抬起眼帘, 对我说道:“可能是我儿子长得和我比较像吧,我想起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

“哦!当时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短暂的沉默之后,雅美说道“:您若不问,我真没往那方面想。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我。我知道妈妈做了一些很让奶奶家无法接受的事情。后来慢慢长大了,我知道了是因为母亲有了外遇。我的父亲经常酗酒,不务正业,我母亲做生意的时候,有一个男人经常帮忙,一来二去,他们就好上了。我母亲就决定和那个男人离开。我还记得很清楚,为这事,我父亲喝了酒,回到家抓着我母亲的头发往墙上撞,边撞边骂很难听的话。我的哭闹声和父亲的打骂声混作一片,母亲却一声不吭。后来,她就和那个男人走了。我隐约记得母亲走那天是下雪天,她围了块格子围巾,低下头来亲了亲我,围巾上还香喷喷的。然后母亲就哭着转身走了,我也哭了。可奶奶坐在炕上,狠狠地骂,我不知道是在骂妈妈,还是在骂我。总之,是不让我哭了。

“就这样,我和母亲一分开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当中,爸爸酗酒更严重了,有几次下雪天,喝醉了都差点掉了沟里冻死。我从小就在叔叔婶婶家长大,他们对我还挺好的,一心一意地供我念书,我从小不爱说话,但是成绩很好。

“再见妈妈时,我已经上初中了,她有一回到学校里找我。拉着我的手,说不出话,就是流泪。可我却很生硬,怎么也无法将她与'妈妈'两个字建立联系,我当时就是觉得丢人,想着她快点走,别让班上的同学从窗户看见 从那以后,我算和妈妈有了联系,但是一点也不亲密。我经常会做梦梦到她,梦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大风将我卷走,妈妈伸着手,我也伸着手,却谁也够不到谁 ”雅美说着,眼圈再一次红了。

随着咨询的深入,问题渐渐浮出了水面。雅美对儿子莫名其妙地担心,与她小时候与母亲的分离事件有着很大的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如果一个人童年时受了伤害,在做了父母之后,很可能会疯狂地想去弥补他们“欠缺”的童年,这动力往往来自于“未完成事件”带来的情绪,那些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的既往情境以及由此引发且未表达出来的诸如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情感情绪,就如同一个魔咒,使得人们会付出种种努力试图去完成它,以填补人生的缺口。

对雅美来讲,儿子虽然没有发生过危险,但是,由于她内心中深藏着不安、被母亲抛弃的恐惧,对自己的怜悯,以及对母爱的渴望情绪,因此,他的“内在小孩”会投射到孩子身上,而自己试图去充当那个理想的父母,去弥补曾经的缺失。然而,物极必反,由于过于溺爱和保护,却剥夺了孩子很多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对孩子并无好处。同时,属于自己的内心伤痕,也并不会因为爱儿子,就会真正好起来。雅美经常感到恐惧、担心,看似是在对儿子的担心,实际上,是童年时期被压抑的恐惧不安等情绪的变相表达。虽然时过境迁,这些情绪依然在折磨她,也并没有因为她溺爱了儿子就真正消失了。

看来,对于雅美来讲,适度地处理心中的未完成事件,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用

义乌网

GMT+8, 2025-7-6 05: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