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
物流之港为义乌发展开拓广阔空间 出货、送货、进货……物流,势必是这个城市的发展中绕不开的关键词。 它是义乌市场繁荣的基础和关键支撑,是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重要引擎”。这是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长何美华对交通物流的评价。 一箱箱小商品随着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分流到了世界各地。曾经的交通末梢也随之变成了综合枢纽,而不断完善起来的物流功能反过来又更加促进市场的繁荣。义乌现已成为浙江省主要内陆港和全国最大的零担货运配载物流枢纽,并成为浙江省政府确定的全省三大“大通关”试点城市之一,其物流基地被列为省交通厅“大物流”建设首批示范基地之一。 “义乌国际化物流的港口功能已初见雏形,但因受地处内陆、跨关区通关模式等制约,仍不具备口岸功能,做不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集装箱仍需经宁波、上海等港口二次放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义乌交通运输局看来,义乌要保持快速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国际物流的服务平台功能,将口岸功能延伸过来,实行一站式直通关服务,义乌国际陆港建设刻不容缓。 据统计,2011年经义乌海关出口标箱57万只,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出口外贸基地。而“义乌港”的建设,无疑为义乌的国际贸易搭建了一个更加开放低廉、便捷高效、连通全球的物流配送网络,设立了适应义乌小商品贸易特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过开放义乌航空口岸,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将传统的海港港务、海关、检验检疫、结汇、航运代理等内移至义乌的陆路运输中转、集散场站,真正实现小商品的“大通关”。 “义乌港”规划总占地面积1050亩,总建筑面积94万m2,设计年货运量为114.4万标箱,概算总投资约30亿元,前后分两期施工完成。今年以来,“义乌港”二期工程围绕“海关监管区基本建成,完成二期工程设计,争取主体开工建设”的年度目标,正稳步推进各项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义乌港”一期的仓库建筑形式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立体式(三层),集卡车可直接上楼,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另外,“义乌港”甩挂运输项目已通过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评审,成为全国26个首批甩挂运输试点项目之一。通过甩挂运输,可以让牵引车的运输作业与集装箱挂车的卸货作业同时进行,从而大大提高运输车辆的周转使用效率。为进一步拓展甩挂运输业务,加强与内陆口岸的衔接,站内还配套建成了甩挂作业平台仓库、集装箱作业堆场和信息处理中心。 与此同时,义乌交通运输局在数字化管理方面也勇于探索、创新:加快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促进物流信息共享。现已开通的义乌物流网,除提供国内线路托运站点查询以外,还提供车源、国际线路货运代理、船公司、报关报检代理、航空货运代理、国际快递、贸易公司等各种信息的查询。同时,由“价格指数体系”、“景气指数体系”和“单独监测指标指数体系”等三大部分构成的义乌道路货物运输价格指数,每月发布一次,成为全国运输业的价格风向标。 不仅如此,义乌交通和物流看准发展大势“先行一步”,为城市未来发展开拓空间。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电子商务正成为商城义乌商贸活动中的新生力量。有数据表明,2011年义乌电子商务成交额超过500亿元。义乌当地有6万多“网商”群体兴起,并首次出现了销售额以“亿元”计算的网商个体,电子商务成为今后发展的新亮点。 有人说:“选择电子商务就是选择了未来。”因此,义乌交通运输局清晰地认识到:义乌市场将由单纯的商品供应者向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提供商转变,打造国际电子商务城将是义乌下一轮发展的关键战略。 发达高效的交通物流体系如何更好地为电子商务贸易打好基础并拓展发展空间?这又成为义乌市交通运输局正在探索并实践的课题…… 借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之契机,义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在这个值得铭记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不仅为如今义乌的繁华立下“汗马功劳”,更将为义乌不断前行的脚步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GMT+8, 2025-5-15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