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旧年交替之际,前来应聘中高级企业管理职位的求职者有不少,相比之下,本地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更大。”昨天,记者从义乌部分人才中介机构了解到,相比往年同期,义乌中小企业对中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加大,但真正达成用工协议的不多,究其原因,关键是应聘者与企业主之间的“磨合”不够顺畅。 应聘者: 年底私下寻找新“东家” 昨天,在义乌搜才网,现在仍就职于义乌某知名企业的胡先生递交了一份电子简历,并让工作人员调出近期的招聘岗位,逐一浏览后,他委托工作人员帮他留意一下市场销售经理的招聘信息。 “在现在的企业已工作三年,因为发展空间不大,想找一个新‘东家’换换环境。”今年32岁的胡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在35岁前坐上市场销售经理一类的位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负责某支小团队的市场推广工作。“当然,前提是新‘东家’有一定的规模和品牌产品,以做内销市场为主,年薪在20万元左右,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此类岗位。” 胡先生坦言,他是私下来人才中介机构找新岗位的,毕竟今年的年终奖和效益考核奖等还没发放到手。他希望在春节前完成应聘手续,春节过后再辞职上岗。 事实上,胡先生只是年底中高级人才跳槽现象的一个缩影。综合人才中介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近期应聘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的求职者中,真正在家待岗的只有极少部分,大多数求职者是在原岗位上期待新岗位。 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名打算跳槽的求职者,超过一半人表示,跳槽是因为对现在的工作环境不太满意,很难有上升空间;其余的跳槽理由,包括老板用人唯亲、待遇较差、想多尝试不同岗位等。 企业主: 期盼合得来的企业高管 “今天只是来随便看看。说实话,现在对明年怎么发展很迷茫,连带着对要找什么样的部门经理都没有理清思路。”从事服饰行业、在义乌和江西都有加工厂的万金昊告诉记者,四年来厂里已经先后换了5个经理。 万金昊的迷茫,在于明年要不要舍弃所有外贸业务,专心发展内销市场。前几年,万金昊有七成业务来自外贸,除了小部分代加工业务,内销份额不足两成。然而,受各种外在因素影响,现在厂里的外贸占比下滑至不到两成,内销部分反而超过五成,代加工业务的占比也有所增加。 “如果同时兼顾内外贸业务,要找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如果专做内贸市场,对经理人的需求肯定要作出调整。”万金昊表示,明年企业朝哪个方向发展,将决定不同的用人方向,“之前换了5个经理,都是因为相互间对企业怎么发展存在不同看法,又无法较好地‘磨合’造成的。” 尽管知道精通内外贸的“全才”一将难求,但万金昊仍然想多看看求职者的简历,希望找到合得来的“千里马”。 义乌恒信人才开发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吕武斌介绍,相比大企业,中小型企业在外贸环境不够景气、内销市场竞争加大的当下,多多少少会萌发转型发展的想法:要么做强做精某一细分行业、要么专心转战内销市场、要么涉足新兴产业……太多的转型可能性,使不少迷茫的企业主寄希望于新的高管,想借专业人才的智慧带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新现象: 企业“由外转内”成趋势 综合近期的招聘情况来看,除了高级职业经理人,本地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运营经理、产品(网页)美工设计师、网站开发技术员、销售经理等人才的需求量较为靠前。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现象折射出义乌企业对明年内销市场的期待要高于外贸市场。前些年,因为外贸环境较好,企业在年底招中高级人才时会偏向外贸方面的人才;如今,涉及国内网店运营、内销推广的岗位增加不少,尤其是熟悉内销市场运营的部门经理和职业经理人,深受中小企业主关注。 从事人才中介业务多年的黄刚介绍,每年年底是企业确定来年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一些处于转型中的企业往往会先接触部分职业经理人,寻求共同的新年发展思路。之后,才会逐步调整下属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搭建更加合理的企业团队。从目前中高级人才的整体招聘情况来看,本地企业由外贸转内销很可能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这给与此相关的求职者提供了很多选择。 |
GMT+8, 2025-5-15 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