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显示,义乌去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实际数为1529例,较2011年增长了75.1%。其中,88.4%来自医疗机构,11.4%来自药品经营企业,剩余0.2%则来自药品生产企业。 报告涉及的怀疑药品共1561频次,并用药品818频次。而怀疑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占比最高(50.54%),其次为中成药、心血管系统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等。怀疑药品共涉及14种给药途径,依据发生频次,排前三位的分别是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注射。静脉给药的总频次占所有给药方式的比重为66.75%,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
另据近四年的ADR(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静脉滴注始终排在各种给药途径的首位,且比重均不低于50%,2012年ADR发生率前十位的药物均系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不安全因素增多,体质虚弱或敏感的患者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静脉给药方式应慎选。选择给药方式时应遵循先口服———后肌注———最后静脉给药的顺序。 |
GMT+8, 2025-5-15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