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海关方面了解到,今年首月义乌进出口19.2亿美元,同比增长3.9倍,其中出口18.8亿美元,同比增长4.2倍,延续去年的增势,依然强劲;进口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6%,有所上升。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开年首月义乌市场采购商品出口业务创新高。“春节期间市场休市,商户都想赶在春节前出货,1月就形成了出货小高峰。”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经营户童倩说。
外贸公司忙出货 “那批货的生产进度怎么样了?”“我们会按时给您发货”…… 过去的1月份,义乌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叶晓每天醒来就想着工厂是不是按照客户要求生产,睡觉前还想着明天要给哪个客户发货。“当时手头同时有几个单子要赶工,忙得团团转,几乎没睡过安稳觉。”叶晓说。 不只是她,其他人也是马力全开。“去年12月份时,货代公司的人就提醒我接下来出货前需尽早预约。”叶晓说,果不其然,1月份整个市场货量激增。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以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一路飙升,个别航运线路船公司的舱位甚至爆满。 虽然没少加班,但叶晓手中仍有没赶得及在春节前发货的订单。“节前已经跟客户沟通好节后一个月后发货,现在就等工厂开工。”叶晓表示。 搭上春运列车 市场出货量激增,使得今年首月义乌外贸出口迎来开门红,“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义乌出口产品的刚需大,恰巧又赶上了‘春运’。”童倩说,春节长假前包括市场商户在内的外贸采购商集中进出口的现象比较突出,直接拉动出口数据增长。 义乌外贸出口一直以服装、纺织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属于易耗生活必需品。纵使经济不景气,消费者仍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因而在全国出口低迷的情况下,义乌出口仍保持增长势头。且今年农历新年位于2月份,节前工人提前返乡过年,工厂停产、市场休市;节后人员流动性大,工厂开工时间不一,为不影响交货进度,市场商户和外贸公司势必要赶在节前发货。 稳外贸政策见效明显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除了春节因素外,各项稳外贸政策功不可没。去年9月份以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各部门相继出台改革措施,到今年1月份,经过磨合期的政策见效明显。 其中,“异地外贸公司落地”、 试行“市场采购”相结合,将业务扩展到在义乌注册登记的所有外贸主体。政策改变长期以来义乌小商品出口由外地外贸公司代理的历史,加强了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源头管理。同时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实现“通得快”的目标,对推动义乌小商品出口的增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政策的推动下,去年义乌出口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在年末出口高峰时期,海关主动提供预约通关服务,在通关、物流、后续处理等方面也提供了相应的跟踪服务,确保小商品出口24小时都能顺利通关,提高出口效率,刺激出口的积极性。”义乌一报关行员工李先生说。 |
GMT+8, 2025-5-15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