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3日,刚到义乌履新不久的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对义乌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他明确指出,义乌把物流业作为战略产业加以重视、培育和发展,尽快突破瓶颈制约,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全力构建物流高地。
庞大的市场背后,必定需要发达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义乌市已形成了拥有公运、铁运、空运和借助上海、宁波海运等对外运输的发达物流体系。 有人用“辉煌”来形容义乌物流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瑕疵。各种货运车辆在大街小巷川流不息,居民住房一楼店面几乎全部被各个托运点占据,噪音、尾气、拥堵充斥道路……这是江东街道樊村物流小区里的场景。“类似的小区在城市中还有30多个。”据义乌市交通运输部门统计,当前义乌市国内联托运经营单位已达1000多家,因为场站限制导致现有承载能力有限,70%左右的业户都只能选择在外租房经营,几乎满城皆是。 人才和融资也是物流经营单位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有企业负责人称,义乌物流发展了30多年,至今仍在沿用“一张桌子、一台磅秤、一部电话”做物流的老路。 义乌物流业首先应该突破的瓶颈问题是什么?李一飞认为,场站建设迫在眉睫。场站建设的重要性、战略性、基础性不言而喻,要把物流场站建设作为当前义乌的“一号工程”。要对城市物流业空间布局进行重新梳理,尽量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的干扰和压力。同时,加快引进、培育物流专业人才。 |
GMT+8, 2025-5-15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