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通过加大农村“三资”管理力度、加强市场诚信建设、规范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全力打造“廉洁商城”。 管好农村“三资”,打造“廉洁村务”。义乌市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截至去年底,平均每个村集体资产近千万元,同时累计有195个村启动旧村改造工程,在建工程投入资金达16.6亿元。为确保村级资金不出问题,2012年以来,义乌市纪委、监察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廉洁村务”规范化建设工程,设置了20条管用、易行、简明的“硬杠杠”,包括重大村务决策规范、“三务”公开规范、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和定期报告制度等。为确保这20条规定落地,义乌市专门设计了一套软件,只要一点鼠标,每个村执行状况一目了然。同时,每年都会对各行政村进行评议,对评议不达标的村,在村干部报酬、评先评优及项目安排中予以一票否决。自推行“廉洁村务”以来,全市受理涉及村干部的信访件同比下降10%,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5%。 维护市场诚信公平,构建廉洁市场。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推进廉洁市场建设对义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几年来,义乌市纪委、监察局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市场、民主评议管理部门、阳光招商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市场“廉廊”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大力培育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商业文明,及时发布市场主体诚信行为记录,对违规违法和失信行为进行曝光。组织广大经营户对参与国际商贸城市场管理服务工作的工商、国税、地税、公安、质监等部门的廉洁自律、规范管理、优质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等情况进行不记名打分评议,推动市场管理服务的廉洁高效。将市场管理业主单位的信息上网公示,及时公开市场发展、招商等相关重大信息,实行阳光招商,实现市场信息化、精细化服务管理。 杜绝暗箱操作,打造廉洁工程。工程建设领域历来是腐败的高发地,近年来义乌市切实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健全监管制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统一规范管理。2010年1月以来,全市公开招投标工程项目共3268个,工程预算总额248.54亿元,实际中标金额为199.74亿元,节约资金48.8亿元。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深入推进工程建设代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完善合同预算管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结算审核机制,改革资金支付流程,开展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建立工程项目后评价制度。建立完善各监督管理部门协调机制、责任机制,实行工程建设信息化监管,形成监督合力。 |
GMT+8, 2025-5-16 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