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关系到违建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关部门的查违、控违工作难以得到当事人理解、支持,有时还极易成为矛盾爆发点。如何既坚决拆违,又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损失、缓解社会矛盾?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后宅大队执法人员换位思考,提出了“以强拆推动助拆,以助拆加快自拆”的“三改一拆”和谐模式。“建立和谐模式以来,对那些历史遗留问题、老大难问题,我们的态度更坚决,违建人的想法也改变了。”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后宅大队负责人骆光伟对记者说。
义乌市后宅街道群英路国际商贸学校与金城高尔夫小区之间有一处废弃食堂,为一层平房,占地约700平方米,是2005年作为金城高尔夫小区一期工程民工食堂临时搭建的。2008年,金城高尔夫小区一期工程结顶,但民工食堂作为二期工程建设配套用房继续使用。2012年,金城高尔夫小区二期工程重新建民工食堂,群英路上的民工食堂就此荒废。由于废弃已久,该食堂内部垃圾、粪便满地,周边杂草丛生,既影响城市美观,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对此,后宅执法大队借着“四边三化”工作的东风,组织力量将群英路上的老民工食堂予以拆除。 工厂违法搭建一直是义乌市后宅街道的老大难问题,一些老厂区建造年代久远,当初的规划设计已无法满足现在的生产需要,企业用房、职工住房都非常紧缺,因此一些企业就在厂区空地上、楼顶等处违法搭建门卫室、锅炉房、配电房、停车棚,甚至员工生活用房等。由于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占用消防通道、使用劣质材料等情形屡见不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今年4月,后宅执法大队连续行动,对7处违法搭建的厂房及设施进行了强制拆除,拆除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此外,后宅执法大队还拆除厂区、公路沿线、街道主干道两侧违法建筑逾万平方米。 针对违法建筑多、拆违压力大的实际,后宅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换位思考,实施“一劝阻,二劝拆,三强拆”的策略,通过人性化工作,努力将违建者的损失降到最低。今年3月初,执法队员发送温馨短信给各企业主、在建工程负责人和其他违法建房户,并印制和发放千余份限期拆除通知书,还主动上门约谈企业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意愿,进行解疑释惑,鼓励业主自行拆除违法建筑,将拆违损失减少到最低。经过动员和做思想工作,部分当事人开始自己动手拆除违法建筑。“整天提心吊胆的,还不如自己主动拆了好。”一些当事人感慨地说。目前,义乌市后宅街道选择自拆违法建筑的企业有18家,拆除违法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并且拆违行动还在继续进行中。 03省道后宅段有一处简易工棚,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某房地产公司开发房产时临时修建的。2012年,房地产项目已全部完工,但该临时工棚并未拆除,由于占地面积较大,涉及面较广,一直是执法队员头痛的问题。今年,后宅执法大队约谈负责人,该负责人了解情况后表示将主动拆除。4月11日,执法大队组织力量对未自行拆除的部分实施了助拆,还03省道两侧一片整洁的环境。 杭金衢高速公路后宅收费站东侧有一个便利亭,平时用于卖食品、饮料、蜜枣等。由于收费站出入口来往接送、休息的车辆较多,便利亭生意不错。见此情景,附近村民也动起了脑筋,利用面包车、小货车、三轮电动车等停放在沿线公路边叫卖,特别是蜜枣生产时节,过往车辆随意停车买卖,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占道摊点,后宅执法大队曾多次组织力量进行整治,但反反复复,整治效果并不明显。对此,执法队员以便利亭为切入点进行治理,便利亭搬离,终于彻底解决了路边摊占道问题。 |
GMT+8, 2025-7-17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