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门业一条街”一夜更名 经营市场变库存市场

2013-5-21 10:56

摘要:   位于义乌江东街道的下王门业一条街,曾经风光一时。最好的时候,这里有700多户商家在经营门类生意。  5月9日,几乎在一夜之间,市场内几乎所有关于门业的广告牌和醒目标志,都被替换掉,“下王门业专业街”也被 ...

  位于义乌江东街道的下王门业一条街,曾经风光一时。最好的时候,这里有700多户商家在经营门类生意。

  5月9日,几乎在一夜之间,市场内几乎所有关于门业的广告牌和醒目标志,都被替换掉,“下王门业专业街”也被改成了“下王库存市场”。

  对于现存的百余户经营户来说,这个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将来,我们还怎么做生意?”在这里做了两年多生意的叶老板说。

  门业专业街

  一夜更名

  叶老板是义乌下王小区的门业经营户,2010年,下王门业专业街开始招商后,他就开始在这做生意。

  作为义乌专业的门类市场,这里曾风光一时。2012年,在这里做门类生意的经营户共有700多家。附近永康等地的同行都想来做生意,但却一铺难求。

  几年过去,生意虽一日不如一日,但市场内仍有百余户经营户在坚守。

  一个多月前,叶老板的店里来了一群奇怪的客人。

  “那几个人一进门,也没有和我打招呼,就对着店内的装修指手划脚。原来,他们不是来买门的而是来看店面的。”叶老板既错愕又纳闷,自己生意做得好好的,这是要演哪一出?

  这时候,叶老板还没有意识到,下王门业一条街要“变天”了。

  直到5月9日,小区内外所有关于门业的广告和醒目标志都被替换,“下王门业专业街”的招牌,也被换成了“下王库存市场”。此时,房东们也开始零星地向经营户们透露消息,这里的店面,可能不会再出租给经营门类生意的经营户了。

  接下来,小区管理方成立了“下王库存专业街”招商办公室,原先的门业协会办公室主任,也变成了招商办主任。

  看起来,门业专业街改成库存专业街,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百余经营户蒙在鼓里

  如今去留两难

  毛老板是下王门业专业街一名经营户,也是义乌市门业行业协会的理事。2009年,毛老板还在成都经商,他来义乌闯荡,全是因为一个传闻。

  “有人跟我说,义乌马路上的宝马车比自行车还多。当时我就觉得,义乌就像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遍地是黄金。碰巧,我那时看到下王门业专业街在招商,觉得有发展前途,就来了义乌。”毛老板说,他是最早一批进驻下王专业街的经营户。

  现在这样的境况,是毛老板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叶老板与下王村的经营合同,签到了2015年,而房租则是一年一交。现在,摆在他和其他经营户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要不要继续交房租。

  “如果交了明年的房租,现在都不是门业一条街了,生意怎么做?如果不交,我们又能去哪里(继续做生意)?”叶老板说,市场有关门业的广告牌和标志都没了,名称也换了,还有谁会上门来买门呢?

  经营户们认为,自己搬来做生意没几年,花了一大笔装修费,“一旦退出,这笔钱不是冤枉花了?”

  大家都希望,村里能够帮经营户另外寻找经营地点,并承担新店的装修费用。

  管理方:

  店铺闲置,这才转型

  针对经营户们的种种说法,昨天,下王村的村支书王荣飞也给出了解释。

  王荣飞强调,下王村村两委从未做出过赶走现有门业经营户的决定,“他们想要继续在这里做生意,当然可以,我们很欢迎。”

  王荣飞说,门业专业街转型成为库存专业街,是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定的。原先下王村经营门业专业街时,混杂了不少“炒摊客”,如今看到赚不到钱,这些“炒摊客”就主动放弃了。下王村1000多间店面,90%以上因此闲置,这让村民们意见很大。

  “考虑让库存经营户入驻,就是想把下王市场改成一个浓缩的小商品市场,各类商品都可以进驻,当然也包括门类企业。”王荣飞说,如今库存专业街的招商情况非常好,已经有600多家经营户有意向入驻。

  至于更换招牌和标志一事,王荣飞称,村里并无义务进行宣传。

  “义乌的很多专业街都没有做广告牌,我们下王村当时也是为了整个市场兴旺,才弄了广告牌。如今在下王村的门业经营户只有这么几家,不可能专门针对他们做广告。”不过,王荣飞说,村里目前正在考虑,恢复一部分门业的广告牌。

  延伸报道

  义乌30多条

  各类专业街

  大多存在先天不足

  一个多月前,义乌北苑街道黄杨梅灯具专业街的经营户接到开发商一纸通知,称由于“不可抗因素”,公司自4月起停止运营。经营户如要继续做生意,自行与房东商量。作为中间人的开发商突然“撒手不干”,让房东和经营户陷入两难境地。

  对于此事,4月11日《浙中城事》3版曾做报道。

  作为义乌市场的延伸产物,目前,义乌已成型的各类专业街已有30多条。不过,这些专业街似乎麻烦不断,本报就曾多次做过报道。

“门业专业街”已更名为“库存市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专业街的生存和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义乌市商务局市场发展科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因为,义乌的专业街存在诸多的先天性不足。

  据了解,目前的义乌专业街稍晚于义乌市场出现,基本都是自发形成的。随着义乌市场的渐渐发展和扩容,部分专业街开始划行归市,进入到大市场。如今仍在市场以外的专业街,大多数并非成熟市场。

  “招商形式单一,受投机影响比较大。很多人进入专业街,就是为了获取一个在市场上的摊位。投机多了,水分自然也多。”该负责人认为,如今大多数专业街的出现,多数因先天不足才导致如今尴尬的局面,“很多专业街,并未到政府部门备案,通常是由居委会、行业协会及房东自发形成组织的。”

  这种自发形成的市场,难以对抗市场风险,加上投机行为的存在,“抗风险能力弱,一遇问题就难以为继,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仅是下王门业专业街一家的问题。”

  很多专业街,并未到政府部门备案,通常是由居委会、行业协会及房东自发形成组织的。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7 16: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