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义乌中考成绩将揭晓,6月19~20日考生将进行志愿填报工作。往年,部分中考生因志愿填报失误,没有被理想的学校录取。中考志愿填报要注意哪些方面内容?义乌市招生办的专家就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因志愿填报失误 与理想高中失之交臂 去年,义乌城区某考生想考义乌二中,且认为自己分数能被该校录取。填报志愿时,他只填报了第一志愿和调剂志愿,且都填二中。结果这名考生分数未达到二中录取分数线,最后只能调剂到农村高中。而按他的考分,如果填报志愿更加慎重一些,可以进入义乌三中、四中等学校就读。 还有的考生,虽然分数达到了学校的录取线,但因为志愿填报不当,没能被录取。这几年,都有部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与理想中的高中失之交臂。 义乌高中录取的原则是“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同批次,先特长、再指令、后择校”。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了解相关招生政策和程序准确定位,慎重选择志愿,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了解自己是哪类考生 是填报志愿的关键 填报志愿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类考生,可以填报哪些学校。 每一个考生都会同时属于几种类别,比如既是农村户籍的考生、应届生又是借读生。每一类考生可填报的学校范围和享受的招生计划都是有不同规定的。 从户籍上,有义乌市户籍和外县市户籍之分;义乌市户籍考生,有普通高中城市学区考生和农村学区考生之分,也有借读生和非借读生之别;外县市户籍的考生,又分符合和不符合义乌市异地中考条件两类,其中符合义乌市异地中考条件的考生享受义乌市农村学区借读生待遇。 义乌目前公办普通高中有义中、二中、三中、四中、大成、义亭、苏溪、六中、上溪9所,招生计划分指令性计划(包括自主招生、统招、定向和特长生)和调节性计划两大类。考生务必须明白自己的类别,否则就容易发生“不能填的填了,可以填的却没填”这样的低级错误。 没被第一志愿 录取的5种可能 假如考生填报的指令性计划第一志愿没有录取,那将会被什么学校录取? 招生办专家说,依次可能发生以下5种情况: 第1种,被指令性计划第二志愿录取。按照录取规定,当学校第一志愿录取人数不足时,不足部分从第二志愿中按考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如果依然未被录取,则可能出现第2种情况。 第2种,被指令性计划调剂录取。当部分学校的指令性计划在第一、第二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时,填报了指令性计划“服从”的考生将被这部分学校按照“随机、公平”的抽签派发的方法调剂录取。 这种调剂录取是随机的,不一定分数高考生就可以去认为相对好一点的学校;相同分数的考生往往会录取到不同学校。 如果考生未在指令性计划填报“服从”,则不会发生第2种情况,而可能出现第3、第4、第5种情况。 第3种,被调节性计划录取。 第4种,被调节性计划调剂录取。 第5种,公办普通高中不予录取。当指令性计划的第一、第二志愿和调节性计划都未录取且指令和调节两类计划招生都不填服从志愿,甚至某些考生“非某校不读”,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考生要摆正心态 志愿填报要自己做主 填报高中志愿时,社会上往往会流传某高中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其实,依据这个分数线来填报志愿并不可靠。各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不是由学校自己确定的,是在志愿填报后根据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列产生的,谁都无法事前准确预测。 考生和家长要摆正心态,不要轻信传言,填报志愿要自己做主。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是水涨船高。大家都觉得某校录取分数高,一些高分考生就可能不敢填报,实际录取分数线反而会降低。反之亦然。第二,要相信读书最终是要靠自己。即使没有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也要坦然面对,尽早作好在新的起跑线上起跑的准备才是上策。 近几年来教育部门在确保重点的同时,坚持普通高中群体创优。在经费投入、师资建设、专家团队支持、办学特色培育等方面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已经取得相当好的成效。 另外,义乌中学体艺特长生招生和调节性计划(择校生)招生是按志愿录取的,考生一定要填报志愿。义中指令性计划中的自主招生、统招、定向都不填志愿。民办学校和职业高中不需要填报志愿,考生随带分数卡等相关材料直接到学校报名。 按省教育厅要求,未经教育部门同意、考生到外县市就读将无法办理学籍迁移手续,也就是说考生将无法取得正式学籍。其后果之一就是没有资格参加全省普通高中会考,也就拿不到高中学业合格的法律证明。随着高考改革,会考成绩也将会成为高考录取的依据,考生和家长要慎重选择。 不妨模拟填报志愿 检验是否能正确填报 招生办专家还特别列举了4种类别考生志愿填报方式。考生不妨试着为这些人模拟填报一下志愿,检验自己是否已清楚如何正确填报志愿。 A.考生甲户口在义亭镇某村,借读在城区某初中,应届毕业,无体艺特长,不考虑考分高低和综合素质评价因素,他可以选择哪些学校的何种招生计划? 答:甲可以选择填报大成、义亭、苏溪、六中、上溪这5所高中的任何一所学校的指令性计划志愿;义乌中学等全部9所高中的调节性计划(择校生)志愿。不能填报二中、三中、四中的指令性计划志愿;不享受义乌中学、义乌二中的定向指标。 B.考生乙家住义乌二中附近、城区户籍,考分还不错,想就近上二中但又担心够不上二中的指令性计划录取分数线,在指令性计划第一志愿中填写了大成中学。假如上了大成中学分数线,能被录取吗? 答:不能。因为城区户籍不能填报大成的指令性计划。如果在调节性计划志愿中填报大成中学并上线则可以被录取。 C. 考生丙户籍在廿三里街道某村,城区某初中毕业,在指令性录取计划的第一志愿中填三中,第二志愿填四中,是否可以? 答:不可以,都不能填。 D.考生丁想读自己所在学区的热门高中X学校。据该校老师对往年录取情况的估计,他的考分应该能上X高中的指令性计划录取线。为此,他采取了指令性计划第一志愿、调节性计划志愿都填报X高中的“双保险”办法。请问考生丁的做法能万无一失吗? 答:不一定。理论上该考生会面临3种可能。 第1种,被X高中的指令性计划录取。 第2种,被X高中的调节性计划录取。 第3种, X高中的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都不能录取。从往年情况看,这种情况出现也是比较多的。有的学校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很接近,差距仅在二、三分以内,有的学校甚至择校分数线比指令线还高。所以,“双保险”也不一定保险。 比方说,X高中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76和575,两者只差一分。那么576以上考生的结果是第1种;575分的考生结果是第2种;而574、573及以下的考生都只能是第3种结果。 |
GMT+8, 2025-5-16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