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拆除现场 6月29日下午,稠城街道东傅宅村紫龙山自然村内,两台挖机正挥舞着长臂进行拆房作业。没几分钟,面前巨大的墙体轰然倒下,升腾起漫天的灰尘…… 据悉,现场拆除的这处房屋是有关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工程的最后一户拆迁户的房屋。此举也标志着稠城街道全面完成了涉及该工程的征迁任务。 征地顺利拆迁遇阻 力保主体动工 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是我市的重点工程之一。医院的建成,将极大的解决周边地区就医难问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该工程项目位于春风大道与商城大道交叉口地块,2006年上半年启动征迁工作。工程主要涉及稠城街道东傅宅、娄西塘、东前王等3个村的征地,共192亩,涉及东傅宅村紫龙山自然村拆迁户7大户,面积900平方米左右。 征迁工作启动后,征地工作进展顺利,2006年下半年基本完成了192亩的征地任务,但由于拆迁户安置地块尚未明确,前期的拆迁安置工作进展并不明朗。2008年下半年,东傅宅村正式启动旧村改造,明确了拆迁户结合村内的旧村改造进行安置。经过稠城街道干部工作员耐心细致的工作,2009年6月,涉及医院一期主体工程建设的两户拆迁户顺利签订了拆迁协议。2010年7月中下旬,医院一期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当年8月份,街道就对这两户拆迁户进行了安置落实,如今他们住进新房已有两年左右。 为确保医院一期主体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对已征迁的地块砌起了围墙。之后,由于医院二期工程规划的调整,原先规划建设专家公寓、感染病楼等项目的紫龙山剩余5大户地段改成了绿化、景观、围墙等工程,征迁工程也因此一度被搁置。 攻坚克难多方协调乘势而上 今年是稠城街道重点工程集中攻坚年。年初,街道就对各项重点工程分季度倒排工作计划,并将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征迁工作列入二季度攻坚克难的重点。截至4月底,相继又有4户拆迁户签订了征拆协议,并顺利拆除了房屋。 征迁只剩下最后一户,是什么原因致使他迟迟不签协议呢?原来,该户持有的1985年发放的宅基地证与1991年发放的土地证面积相差1倍多,对土地使用权属存在重大疑议,因而拆迁户一直拒签征迁协议。针对这一情况,街道从拆迁户的利益出发,结合实际,邀请了中介机构实地丈量面积,联系业务人员调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会同国土局等相关部门召开10余次协调会专题研究,千方百计帮助拆迁户争取利益最大化。5月21日,街道还与市国土局、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指挥部召开专题研究会,最终明确了该户的具体面积和确权意见。但该户对于确权面积仍不很满意,街道干部工作员又多次上门做工作,还发动了其亲朋好友帮忙沟通,但效果不佳。 领导重视8年难题一朝破解 有本地网友曾在论坛上调侃,抗日战争8年都完成了,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何时能建成? 6月28日,我市有效投资暨破难攻坚工作会议召开后,全市进一步形成了浓厚的抓投资、攻坚的氛围。市领导亲自出面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稠城街道也迅速行动,加强攻坚力度。 当天晚上,稠城街道联系该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带领下骆宅工作片主要负责人,再次上门做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帮助拆迁户权衡利弊。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取得了该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同意在征迁协议上签字,并于6月29日上午迅速腾空了房屋。 根据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工程规划,紫龙山最后5户拆迁地块将建成医院的绿化景观工程。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医院的绿色风景线。 |
GMT+8, 2025-7-18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