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义乌市人才服务局获悉,今年预计有近5000名义乌籍大学生毕业,人数基本与去年持平。与此相对应的是,义乌人才市场提供的技术、管理类就业岗位达5万余个。义乌市人才服务局副局长刘旭邦表示,就义乌各单位、机构提供的岗位数和需求而言,义乌籍大学生“不愁嫁”。然而,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真正到企业上班的义乌籍大学生并不多,因为他们对未来有多种选择。
【A】:考公务员 奋战两月考上公务员 报考公务员是义乌籍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0%义乌籍大学生选择同时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考研。 家住义乌江东街道的小贾就读于南昌大学。与不少还在埋头找工作的大学同学相比,她显得气定神闲。因为她已考上公务员,只等着单位通知去报到。 小贾的父母在义乌经商,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大四时,父亲问小贾,“你对人生有什么样的规划?”这个问题让小贾思考良久,她给出的答案是“边考研边考公务员”。 从那时起,小贾就开始备考,每天“三点一线”往返于寝室、教室、食堂之间。这样的日子坚持了两个月,付出也换来了收获,小贾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取得笔试第三、面试第二的好成绩,如愿成为省属某机关公务员。她说:“本来我还打算考研。不过现在既然考上了,我就会好好干,为老百姓做点事。” 【B】:企业接班人 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几乎每10名义乌人中,就有一人经商办厂。他们的子女大学毕业后,许多人会选择子承父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0%义乌籍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帮父母打理生意。 楼旭龙是一名“商二代”。今年大学毕业的他,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是父亲老楼选的,目的是培养接班人。不过,毕业前老楼改变了主意,想让儿子去考公务员。 “我爸的意思是,在机关里干上几年,积累一些社会关系后,再接班。”楼旭龙说,他不赞同父亲的观点。 “说实话,我对考公务员没信心,竞争太激烈了。同时,我觉得到机关单位熬日子是浪费时间,不如现在就在企业锻炼。”楼旭龙说服了父亲,还没毕业就来到公司实习,从基层员工做起。 短短5个多月,楼旭龙完成了3级跳,从车间管理员到采购员、销售经理。前不久,他升职为总经理助理。不过,楼旭龙并不觉得自豪,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展现出来。楼旭龙说,如果父亲把企业放手交给他,他会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进行管理,狠抓品牌建设,“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C】:自主创业 长辈出资小伙开酒吧 只要有资金支持,不少义乌籍大学生会将“创业梦”付诸行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是15%的义乌籍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 傅海平是佛堂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饭店。虽然餐饮行业利润尚可,但特别辛苦,父母希望儿子毕业后找份稳定的工作。 不过,傅海平却一直想自己当老板。大学期间,他常到酒吧看球,发现以足球为主题的酒吧生意特火,就萌生了自己开酒吧的念头。为了积攒经验,去年暑假傅海平应聘到一家酒吧工作,详细了解运营流程。 毕业前,傅海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拗不过“固执”的儿子,父母同意出资20万元。此外,傅海平又从爷爷奶奶那里拉来10万元“赞助”。 “我正在物色场地,打算租一处200平方米的门店。”傅海平说,他准备聘请3名员工,用8万元租场地,10万元买设备,5万元搞特色装修,剩下的钱作为流动资金。“明年巴西就要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我觉得酒吧生意一定火。” 【D】:出国留学 “海龟”也许好就业 “去国外‘镀金’,回来也许就能找到好工作。”这是一些人的想法。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约10%的义乌籍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 小陈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期间,她通过了“托福”考试,为的就是将来出国留学。目前,她已被新西兰一所高校录取。小陈说,现在国内就业形势不乐观,大学毕业生没工作经验找份好工作不容易。她身边的许多同学不是考研,就是出国留学。 “没办法,现在只能‘啃老’。”小陈坦言:“在新西兰读完硕士,以‘海龟’的身份回国发展,也许容易找到好工作。” 【E】:国企就职 求职不拘泥自身专业 在义乌籍大学生这一人群中,毕业后到企业上班的实属少数。即便到企业就职,他们一般也选择留在大城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义乌籍大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上班的比例不足5%。 刚大学毕业的王致富,如今已是上海一家国有银行的员工。谈及自己的求职经历,王致富感慨道:“找工作不难,可找好工作挺不容易。” “考研,还是找工作?”大四时,王致富思考再三决定放弃考研直接就业。虽然父母都劝他回义乌,可他一门心思想留在上海。 从那时起,王致富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在网上浏览招聘信息,一看到心仪的工作就投出求职简历。毕业前,他已参加了8家大公司的面试。 今年4月22日,王致富像往常一样浏览求职信息。突然,一则国有银行招聘广告映入眼帘,他毫不犹豫地投出简历。5月初,王致富参加了笔试;5月中旬,他通过了面试;5月25日,他接到了录用的电话通知。 “找工作不要拘泥于自身专业,眼界可以放得宽一点。比如,我大学专业是理工科,现在转行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王致富分享他的心得。 ☆部门声音 与各地分享就业机会 “义乌有需求也有能力,与全国各地分享就业机会。”刘旭邦介绍,今年1~6月,义乌市人才服务局已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2场,为义乌4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招聘服务,提供人才需求岗位3万余个,引进各类人才5000多名。 近期,义乌市人才服务局还将开展“促进全国万名大学生创(就)业行动”,组织700多家企业提供1.2万余个就业岗位。同期,该局还将组织企业到北京举办校园招聘会,以及到武汉、西安举办电子商务、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 记者了解到,高校毕业生在义乌创业可享受政策扶持。比如,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高校毕业生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研发设计等行业首次创业,依法纳税,稳定经营1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还可以享受1.2万元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5万元。 |
GMT+8, 2025-7-18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