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各式各样的培训班遍地开花,成为学生们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据教育部门数据显示,目前,义乌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380余所。其中,民办中小学26所,辅导站100所,电脑、外语、艺术类、亲子早教类培训机构258所。为确保莘莘学子在暑期能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8月7日至9日,义乌市教育、安监、消防等部门联动,组成检查组,结合畅通“生命通道”活动,对全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安全工作专项督查行动。 当天,检查组围绕“生命通道”体验活动是否开展;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生命通道”是否畅通;“生命通道”指示标识是否完好有效等方面的内容对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深入细致地检查。 在一家外语培训机构,检查人员沿着疏散指示标识的指引,体验“生命通道”,走到三楼,却发现“安全出口”标识不见了踪影。原来,单位为了方便招生,画了一张地形图,在张贴时,却对“安全出口”指示标识视若无睹,直接将其覆盖。“安全出口指示标识是生命通道的指明灯,这张地形图可以指引家长和学生找到培训班的位置,但是,万一发生火灾,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发挥指引作用。”消防人员立即指出火灾隐患,并要求相关人员当场整改。 行动中,检查人员发现,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生命通道”指示标识“病患重重”,除了被遮挡外,还存在位置张贴错误,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更有甚者,索性未张贴“生命通道”指示标识。此外,生命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上锁等隐患更是层出不穷。 在另一家艺术类培训机构,消防人员发现,各种废弃的木板、凳子、塑料、管子堆满了楼梯口,只留一条缝隙供人侧身通行。“培训班开学前,为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小朋友,我们单位对教室进行了装修。完工后,留下了一堆建筑垃圾,看看还能用,舍不得丢。于是,就先堆放在这里,也不占用学生学习的空间。”单位负责人解释说。“废弃的建筑垃圾堆放在楼梯口,无可否认是不占用学生学习的空间,但却极大地占用了生命通道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楼梯口拥挤,延误了逃生的宝贵时间。同时,木板、板凳属于可燃物,一旦火势蔓延,极易将生命通道堵死。”检查人员正色道。 “如果教室发生火灾,在报警和疏散逃生的同时,知道怎样连接水带,出水灭火么?”在泡泡少儿教育,检查人员随机抽查了一名员工,询问消防水带的用法。“打开消火栓,拿出消防水带,连接消火栓……”少儿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一边回答一边示范。随后,检查人员对单位的疏散通道进行了检查,在二楼楼梯口,检查人员发现原本应该处于关闭状态的防火门却被一把锁牢牢地锁住,无法打开。 《消防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楼道作为火灾时重要的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需要时刻保持安全和畅通,否则一旦发生火情,堆满杂物、上锁、消防标识不规范的楼道不利于人群疏散,容易造成火势蔓延以及人员被困。”义乌消防大队大队长沈振华说道。 在3天的联合检查行动中,检查组随机抽查了24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发现火灾隐患85处,均已责令责任人当场或限期进行整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下一步,检查组还将对全市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不间断抽查,实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全力保障生命通道安全畅通。 |
GMT+8, 2025-7-18 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