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从市交通发展公司获悉,义乌港二期海关监管场工程正式通过杭州海关验收。这意味着,义乌内陆口岸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通关速度大大提升,义乌大物流建设又迈上了新台阶。 据了解,义乌港二期海关监管区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总投资7.1亿,占地255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海关、国检两个独立的监管区。正式启用后,随着海关、国检的入驻,将提供集报关、报检、出口货物监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义乌外贸经济繁荣发展,外贸的增长往往伴随着通关量的增加。通关是一个涉及海关、检验检疫、进出口货物申报人、承运人以及所有人在内的多角色的运作过程。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我国口岸通关涉及到众多部门,海关、检验检疫机关、外经贸主管部门、外汇、税务、运输、海事、银行、保险等,既有国家执法机关,也有商业机构。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通关的速度和效率。因此,一个现代化的监管场地,是提高通关效率的基础和保障。另外,随着义乌成为国际陆港城市,“义乌港”升格为国际级内陆港,义乌港海关监管区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海关监管区作为内陆口岸的核心功能区,内涵重大,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节点。 “海关监管区已通过验收,待启用后,货物从关检到仓储的距离更短了,进出口更方便了。”一位驻义乌港经营户这样告诉记者。据了解,义乌港二期海关监管区,设计年通关量达110万标箱,配有两层共计3.4万平方米的停车待检区,416个集装箱停车位,56个人工查验月台,并增建了FS3000机检查验平台,可进行集装箱不开箱流动式查验。FS3000快速不开箱查验,可以在不到20秒的时间内,查验物品是否违禁,从而大大提高了通关查验速度。 另外,监管区还安装有高度智能化的进出卡口,配有电子闸门放行系统、集装箱箱号自动识别系统、电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IC卡和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电子地磅系统、自动放行控制系统等。一辆集装箱车从进场卡口开进监管区,一般情况下是5至10秒,最多不超过15秒,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识别、称重等一系列程序,不仅大大加快了货物进出速度,也确保了识别的精准度。 |
GMT+8, 2025-7-18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