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浙江:除“四风”真改在先, 真干在前》为题,报道义乌市工商局通过开展多证联办,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据了解,在市场带动下,义乌各类商贸活动十分活跃,市场主体的增长也十分迅猛。2007年底,义乌市场主体总量为11.8万户,2008年底至2012年底,这一数字分别为约13万户、13.7万户、15.3万户、17.2万户、19.2万户。到了今年10月,义乌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0.2万户,约占金华地区的一半。 【新闻看点】 8年前用时20多天 如今只需两天 早在2005年,义乌人任安新注册成立了义乌市凯利玩具厂。今年11月1日,他又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义乌市凯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比8年前的注册经历,任安新感觉这次方便多了。“那时我拿着20多份资料,来来回回跑了五六个部门,前前后后花费了20多天。很多内容相似的资料,需要反复填写;一些相似的程序,需要重复办理多回,太麻烦了。”任安新说,这回他在工商窗口递交了9份材料,跑了两趟,只等了两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 任安新认为,义乌推行的多证联办制度带来了行政效能的提升。对于刚成立公司的企业主,这种高效的服务能够让他们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打理企业。 商改5个月 市场主体增加2.2万户 5月30日,义乌在浙江省率先启动了商事登记改革,根据国际贸易产业链上相关行业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以“效率优先”、“惠民便民”、“宽进严管”为原则,再造审批流程、服务流程和监管流程,着力打造以“宽进严管”为特征的特色县域商事登记“义乌模式”。 在改革中,义乌工商部门全面放宽了对企业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经营场所的登记要求。同时,义乌工商部门还制定并下发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记操作实施细则》、《“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企业登记操作办法》、《实行工商审批业务一个窗口受理的通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延缴制”登记操作实施细则》、《公司注册资本网上验资登记实施细则》、《电子商务秘书企业登记操作规范》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截至10月底,义乌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2168户,同比增长56.3%,特别是商改重点培育的电子商务、商品采购等主体数量激增,其中新增电子商务企业1576家,环比增加582%。 【部门声音】 抽出更多精力 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管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成功办结了9201件‘多证联办’业务。”义乌市工商局副局长张晓刚介绍,从过去的“重准入轻监管”的模式变为现在的“宽进严管”,工商部门可以从烦琐的审批手续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的精力,以信用为抓手,对主体实现更精准、更科学、更到位的监管,促进市场繁荣、规范、有序。 张晓刚表示,义乌工商部门还将继续在商事登记改革领域深入开展探索和实践,包括公司设立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局所登记一体化进一步完善、试行“先照后证”登记、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国际贸易产业链上的四个行业(电子商务、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会展服务)内资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试行免于提交验资报告、放宽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试行企业年度报告备案制等内容,进一步放宽主体准入门槛。 |
GMT+8, 2025-7-18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