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今年起,我市出台了不少相关措施。6月1日,我市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义乌市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五年(2013—2017)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并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年1月1日起,我市主城区和几个重点整治区域将禁止机动三轮车通行…… 这一边,相应的交通整治措施陆续出炉,那一边,广大民众对当前摩托车、人力三轮车的去向发出呼吁。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有客运人力三轮车302辆,其他从事客货运人力三轮车的数量则更多;二轮摩托车保有量12.1万辆。 民众声音: 对摩托车和人力三轮车实施限时段通行 “我觉得路上的车辆类型相应减少,交通拥堵自然会有所缓解。”市民杨先生认为,义乌交通的“特色”之一就是机动车道里总是出现人力三轮车的“身影”。长此以往,机动车道上车辆类型不断增加,造成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不清楚”。 机动车驾龄超过15年的胡师傅说,他支持限行人力三轮车是因为这类车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二是给交通带来压力,市场周边等人流、车流较大的场所,用于货运的人力三轮车遵守安全法规的意识淡薄,通行秩序较差。“在部分地点,一些电子监控暂时不能拍摄摩托车逆向、不戴头盔等违法交通行为,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网友“赵小不寂寞”表示。 今年上半年,我市提出对现有摩托车实施区域时段通行,多数市民支持这种做法,并一致认为将有利于我市开展5年治堵行动。如今,面对即将开展的机动三轮车综合整治,不少市民为此也期盼下阶段也应合理整治摩托车和人力三轮车,甚至提议不妨对这类车辆实行限时段通行。 专家建议: 结合实际,分步推进交通整治 实际上,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温州、湖州、杭州等城市早已实行“四小车”整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成效。对此,有专家指出,义乌的“四小车”规模庞大,建议先治理其中的某一类车辆,既缩小社会打击面,也能减少工作阻力,为治理其他车辆试点总结经验。例如人力三轮车车主多数为低收入群体,对此,处理上不能进行“一刀切”。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通过发展公共交通、制定并引导科学良好的交通秩序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从现实来看,义乌的城市交通研究所可能会更加偏重于城市交通基础数据的调查、分析和道路交通组织,但也不能忽视智能交通研究,尤其是在义乌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即将建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
GMT+8, 2025-7-18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