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下自己的“001”号公共自行车卡,取车,不到5秒钟,59岁的老刘就熟练地取出公共自行车,哼着小曲往家里骑。 从上个月20日,义乌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后,除了雨天,老刘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到昨天已经借了101次车。
有了公共自行车就没坐过车 老刘是篁园服装市场的员工,家住在绣湖边上的锦绣家园小区,两者相距3里路,因为不会开车,他以往都是坐公交车或者走路上班,坐公交车要花15分钟,快走18分钟,慢走则25分钟左右。 老刘曾经也想买一辆自行车上下班,可自己住在18楼,想想楼下没有地方放车子,每天把车子弄到楼上去,很费劲,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上个月20号,知道义乌有公共自行车后,老刘马上跑到篁园市场对面的办理点办了一张借车卡,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的卡号是001,从那天开始,除了下雨天,公共自行车成为老刘出行的首选。 “楼下和单位门口就有借车点,借也方便,骑过去只要15分钟。”让老刘开心的是,和坐公交车无法估计时间相比,骑自行车,他知道自己每天该几点出门。 更让老刘开心的是,离小区1公里远的农贸城也有借车点,以往他们家都是在楼下超市买菜,现在全部改到农贸城买菜。一个月下来,他算了一下,和楼下的超市相比较,去农贸城买菜,不仅新鲜,开销至少还减少了30%。 觉得公共自行车方便,前不久老刘还动员儿媳妇也办了一张卡,现在儿媳妇每天上班和他一样都是骑公共自行车。 每天下午3点前 要运300辆自行车到国际商贸城 这一个月,骑过自行车的人,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还车时会出现“嘀嘀”的叫声,义乌市城建资源经营公司副总经理赵群晖解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还车的市民先把卡放到了读卡器上,正常的步骤应该是先还车,再放卡,否则机器就会发出“嘀嘀”叫声,以及“无车可借、卡错误”的提示音。 对于市民反映自行车没有龙头锁,骑到没有锁止器的地方想锁着都没有办法,很不方便的情况,现在管理人员已经在自行车上加装龙头锁,已经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会很快完成。不过让管理人员头疼的是,很多龙头锁的钥匙都被路人拔走了,车还了钥匙忘了还,每次还要去重新配一把。 一个月下来,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虽然平时绣湖广场周边的点使用率最高,不过一到下午四五点,国际商贸城周边点缺的自行车却最多。 “很多人都是住在市中心,很少住在国际商贸城边上,由于那里白天上班的人多,一到下午5点下班车就不够用。”赵群晖介绍,虽然国际商贸城周边已经有16个自行车点,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每天下午3点之前,他都得让工作人员运300辆自行车过去,那个时候,义乌一半的公共自行车都集中在国际商贸城附近。 为了缓解国际商贸城用车压力,城建资源经营公司又在四区东、南、北以及五区东、西方向增加了五个点,这些点基本上已经建好,正在调试,预计下周就能启用。 未来义乌城区要投放1万辆自行车 按照今年年初的规划,未来三年义乌要投放5000辆公共自行车,可一个月过后,这个数字就要被重新修改了。 “一个月下来,接到无数的电话,都是要求增设借车点的,有些单位直接发函过来,而很多老百姓因为没有借车点都在抱怨。”赵群晖说,按照计划,明年他们要在江东街道和北苑街道增加至少100个借车点,投放3000辆车,可从现实情况来看,远远不够。 为此,城建资源经营公司又委托相关单位对环城线以内的借车点进行全面的规划,初步规划是300个点,每个点至少安排25到30个锁止器,届时至少要投放1万辆自行车。 “现在环城线以内也在加紧建专用自行车道,今年春节前就有4条投入使用,相信到那个时候,骑车的人会更多。” |
GMT+8, 2025-7-18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