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垃圾不入坑”是一种陋习

2013-11-26 12:04

摘要:  一些人早晨出门,手里提着装得满满的垃圾袋,在离开垃圾桶几米远的地方,先瞄准,再用力,将垃圾袋往垃圾桶方向甩过去。一旦垃圾袋不能“命中”目标,餐厨垃圾、果皮等便四散开来……类似“隔空投弹”的不文明行为 ...
 一些人早晨出门,手里提着装得满满的垃圾袋,在离开垃圾桶几米远的地方,先瞄准,再用力,将垃圾袋往垃圾桶方向甩过去。一旦垃圾袋不能“命中”目标,餐厨垃圾、果皮等便四散开来……类似“隔空投弹”的不文明行为,在各居民小区司空见惯。

  面对这类举动,笔者不禁要问:你们的素质哪儿去了?

  近段时间,笔者特别留意了绣湖、宾王、胜利、东洲、商苑等居民小区,发现小区垃圾有几个“共性”问题——

  一是垃圾桶、垃圾坑四周垃圾多。几个小区的居民楼下,都配有垃圾桶或者垃圾坑,但四周都散落着垃圾。卫生保洁人员说,不少居民扔垃圾较随意,都是在离垃圾桶较远的地方“隔空投弹”。“装满垃圾的塑料袋摔碎在地上,玻璃渣、臭鸡蛋、酸牛奶喷射很远,小区通道、草坪被弄得一塌糊涂。”

  二是垃圾丢在绿化带里的现象很普遍。“楼上的居民总是把垃圾丢到楼道外的花坛里。”说起乱丢垃圾的事,家住东洲花园的王先生一肚子火。他家住在三单元一楼,每天早上一出门,就看到大包小包的垃圾堆在楼道内外。他说,按照规定,小区的居民都要把自家垃圾丢到小区外面的垃圾桶内,但不少人偷懒,把脏烂衣服、果皮纸屑、瓶瓶罐罐甚至孩子的屎尿等,直接丢到一楼楼道外。“不仅乱丢,有的人还把垃圾扔进草丛中,每天早上都闻到垃圾的臭味,令人很无奈。

  三是高空乱抛垃圾,让人又惊又怕。在篁园新村、杨树塘等一些小区,居民对此反映十分强烈。“我们小区曾发生过垃圾丢到居民头上的情况,幸好没把人砸伤。”市民李先生说,“当时扔的只是花生壳、瓜子壳之类的垃圾,要是有硬物,肯定把人砸伤了!”一些居民反映,深夜是“高空抛物”多发时段,低楼层的居民经常听到“巨响”,那是有人把整袋的垃圾扔到了楼下的空地上,把人吓得不轻。而在一些新建的小区里,绿化带和草坪上扔满了烟头、面巾纸、果皮等各类垃圾,也是住在高楼层的居民的“杰作”。大家都认为,“高空抛物”的行为不但不文明,还很容易对他人造成伤害,希望能通过一些强硬的措施来管制。

  乱扔垃圾的行为带来诸多问题,堆积的垃圾会产生有毒物质,散发的臭味则污染空气。与此同时,因此孳生的蚊、蝇还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

  必须得说,“垃圾不入坑”是一种陋习。

  为什么垃圾桶成了摆设,垃圾桶外成了“垃圾堆”?有居民说出了不少理由,比如:垃圾桶、垃圾坑有盖子,丢进去不方便;随手一扔,扔到垃圾桶外边,谁还会再重新收拾进去;反正有保洁人员来清理。另外,也有一些人以“赶时间”、“垃圾桶太远”等借口来遮掩自己的“隔空投弹”行为。说到底,如何扔垃圾,也是文明意识的一种体现。人们应该认识到,“隔空投弹”不仅是不文明行为,更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违规行为。事实上,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相关管理条例对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

  创建文明城市,从细节入手,也需从拒绝“隔空投弹”做起。每一位市民都能让垃圾入坑,小区、城市的环境将大大改观。扔垃圾时,你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8 14: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