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公园、景点、历史文化遗迹有机连接

2013-11-30 14:40

摘要: 义乌首条绿道——佛堂吴溪绿道生态教育科普段鸟瞰图  11月中旬,佛堂镇佛赤路至七彩桥区段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这里是义乌首条绿道——吴溪绿道的施工现场。被誉为“生态风景走廊”的绿道,与过去的公园绿廊等相比 ...

义乌首条绿道——佛堂吴溪绿道生态教育科普段鸟瞰图

  11月中旬,佛堂镇佛赤路至七彩桥区段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这里是义乌首条绿道——吴溪绿道的施工现场。被誉为“生态风景走廊”的绿道,与过去的公园绿廊等相比,又有哪些不同?有哪些闪光点?11月25日,我们采访了负责整体规划设计的浙江农林大学城乡园林规划研究所和佛堂镇政府城建办相关负责人,解读义乌首条“生态风景走廊”绿道的最美点。

  修复沿线生态人居环境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意义特别

  据佛堂镇政府城建办工作人员介绍,吴溪绿道是佛堂历史文化名镇城南片区唯一与义乌江连接的溪流。起始于太平桥,途经双溪口、雅西村、大田村、吴溪叶村、鲁雅村等(吴溪周边村落)至义乌江,全程约6千米,规划面积约为65公顷(水系面积约20公顷,绿地面积约45公顷)。本次总投资为2亿多元。

  据明、清历史记载,吴溪是佛堂古镇历史上主要的生态景观载体,曾有“为爱依依在碧堤,飞花点点入吴溪”植物景观的描述。当前,沿线工业区、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同程度带来了生态负面影响。因此,吴溪绿道的规划对推进佛堂镇城乡一体、低碳节能、绿色出行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带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研究欧美绿道规划建设以及广东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基础上,规划人员提出了把吴溪绿道打造成“生态风景走廊”、“健康生活走廊”、“绿色经济走廊”的规划建设目标,以植物造景为主,修复生态,营造生态,满足沿线居民健身与游憩需求,并把区域范围内公园、景点、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有机连接。

  在此基础上,依托相关科学技术,再现“自然生态美”、“生活和谐美”、“人居环境美”的景观,营造鸟类昆虫的生活环境,建设全国绿道唯一的树梢走廊和树上木屋,以“场地”故事情节聚人气,开辟曲伏多趣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设置健康指数标识系统,把“美丽佛堂”的建设落到实处。

  “江南人家的翡翠项链”

  营造佛堂古镇绿道主题

  浙江农林大学城乡园林规划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徐文辉教授介绍,“江南人家的翡翠项链”是吴溪绿道设计理念与定位的围绕主题。

  主要依托佛堂镇“山、溪、田”的自然生态资源本底及“山、水、田、城”的格局,在吴溪、剡溪现有的地形地貌基础上,结合周边用地布局特点,在上级规划的指导下,以提升沿线城镇整体形象,积极促进城镇环境和风景质量提高,满足公众健康、福利为目的。

  同时,通过规划建设,运用生态科技手段和方法提升现状环境,串联自然山水和田园景观,塑造亲近自然的空间,再现场地自然生态之美,将该绿道打造成“生态风景之走廊”。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将园艺康体空间、健康指数系统、健康科普标识融于全程绿道中,满足游人快乐健身、趣味健身、运动健身和休闲健身的需求,建设宜居城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并通过娱乐、餐饮、活动等驿站建设,促进周边旅游休闲、户外活动等产业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大特色区段各具亮点

  主导绿色生态低碳慢生活

  徐文辉教授介绍,吴溪绿道途经双溪口、雅西村等7个村落规划建设,根据每个区段的地理人文风貌,推出了三大各具亮点、主题不一的特色区段,主题围绕绿色生态低碳慢生活。

  质朴乡野田园段:该段以自然元素为主调,提炼地方民俗文化,营造当地极具特色自然人文氛围。在周边原有环境基础上,营造具有体验、科普意义等乡土景观。从人的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视觉角度,全方位设计“五觉园”、“碳汇林”两个重要节点,倡导低碳、健康的慢生活方式。植物配置以香花植物、花田景观、乡野趣味景观为特色,发挥场地和植物原生的个性魅力。

  吴溪慢城乐活段:是吴溪绿道重点设计区段,在功能布局和景观设计中以人的需求为基础,设计满足不同阶层人的游憩需求,使环境、文化和观赏者的关系更为融洽,体现“慢生活”城市风貌。通过滨水廊道、滨水栈道、五彩桥、自行车道、慢行步道连接各个节点驿站。驿站包括二级驿站,三级驿站;节点有韵律广场、飞花平台、趣味平台、健身训练营等;植物景观打造“樱花舞蝶”、“玉兰报春”、“金秋神韵”等春秋季特色景观,再现“桃柳参差映画船,飞花点点落吴溪”的历史景观。

  生态教育科普段:尊重场地的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的变迁,并赋予培育生态保护意识和科普教育的基地,统筹兼顾近期和长远发展,留足绿色空间和未来产业发展空间。近期建设以生态涵养和科普教育为主,设计有生态涵养林、果林、鸟巢林等丰富的植物景观,科普标识系统以及二级驿站入口,运用本土材质建设多样的绿色空间,发展生态经济,将该段建设成为秀美和谐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区段,实现吴溪绿道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8 18: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