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城西街道全力打造文明新生活

2013-12-4 10:05

摘要:  “现在,墙面上的牛皮癣少了,房前屋后的绿化多了,村里的垃圾死角少了,健身设施多了……”生活在城西街道的村民发现,自己的生活环境悄然发生着变化。  老百姓感受更深切的是,街道开展的文明创建不再局限于生 ...
 “现在,墙面上的牛皮癣少了,房前屋后的绿化多了,村里的垃圾死角少了,健身设施多了……”生活在城西街道的村民发现,自己的生活环境悄然发生着变化。

  老百姓感受更深切的是,街道开展的文明创建不再局限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是通过精神文明的提升,着眼于全方位营造区域软环境,提升街道形象、优化居住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百姓能平安、健康、文明、幸福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

  全方位整治优化生活环境

  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动员会后,城西街道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部署落实会议,街道与相关职能单位全面行动,通过现场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展板、LED显示屏播放创建内容等形式,全力营造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针对街容街貌的美化、洁化,街道会同卫监、执法等单位,堵、疏结合整治流动摊点,对沿街商户发放公开信,宣传创建重要性,监督其做好门前三包,自觉维护秩序。“牛皮癣”整治、废品收购点整治、“四小车”整治、建筑垃圾专项整治……

  “保持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垃圾清运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护和管理,保证美好环境的持久长效。”街道创建办人员介绍,对此街道成立创建外勤队伍,每个工作片安排两名人员不定期进行水面、路面、立面巡查;在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上,引入市场化运作,采取村里出一点、街道补一点,由保洁公司进行连片承包保洁。目前,47个行政村有31个村实施了市场化连片保洁制。

  在明确近期创建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城西还制订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年规划》,对照标准,细化分解具体工作,着力组织实施廉洁政务、民主法治、诚信市场、素质提升等“十大工程”,将创建任务落实到人,确保工作持续开展。

  多层面发动提升精神文明

  为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街道印制宣传资料分发到各村及人口密集场所,制作宣传标语在各公共场所、行政村张贴,利用街道、村、学校、医院等地方电子屏,滚动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标语,并采取手机短信、农民信箱、农村广播、公务用车等各种载体,深入宣传创建知识。目前,街道共发放4万余份宣传单、张贴展板150块。

  不久前,城西街道桥头村首届敬老节在村里刚建成的文化礼堂举行,活动当晚,6位90岁以上老人被簇拥上台,老人们的子女、亲友等晚辈为老人们鞠躬、敬茶、穿新鞋、献寿桃寿面等,村两委还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了一台文艺演出,在一片欢乐温馨的氛围中,全村老人感受到了来自晚辈们的浓浓关爱。

  去年6月,桥头村投入20余万元,先后把村大会堂和一幢集体房屋改建装修成了一个文化礼堂、一个文化讲坛,该村定期在这里开展老年健康讲座、科普知识讲座,举行大型文艺演出,使文化礼堂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文明风尚的好场所。

  这是城西街道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街道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多层面发动,多举措推动,积极促进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七一村、里界村、蒋母塘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何斯路村建立了“功德银行”、吴坎头村形成了敬老爱幼好风尚……精神文明建设结出的硕果,使街道上下展现出文明新风,洋溢着时代精神。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8 18: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