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三年建14个“e电园”

2013-12-12 11:24

摘要: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里有金子、珍珠、红玛瑙,以及树木和奇花异卉;义乌“e电园”里,却聚集了一大群做网店、卖网货的小卖家,以及与其相关的第三方。近三年,义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电商创业园如雨后春 ...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里有金子、珍珠、红玛瑙,以及树木和奇花异卉;义乌“e电园”里,却聚集了一大群做网店、卖网货的小卖家,以及与其相关的第三方。近三年,义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电商创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悉,从最早的义乌青口“淘源”国际商贸城五区的“网商服务区”,三年内,义乌一共建了14个“e电园”。而这一切,似乎只是开始。

  从单兵作战到结伴而居

  2013年的外贸订单已近尾声,但昨天一整个下午,在国际商贸城四区做内衣生意的老郭没空过。“年底是网购旺季,要多备点货。”三年前,做了10多年实体生意的老郭开始“触网”,今年终有起色。

  老郭开在五区网商服务区的网店,快满一年了。自从搬到那里后,见周边全是专业网商或正在努力转型的同行,老郭也铆足了劲儿,拼一把。在气氛的带动下,他招了几名员工,打理网店,自己时不时地外出学习,真正开始“两条腿走路”。

  老郭说,开网店需要气氛。要是“单兵作战”,实体店生意稍好,就不想去看网店。因为这种思维,老郭前两年在网上几无斩获。

  据悉,五区的网商服务区被定位为小卖家的采购中心、大型网商和网络品牌的线下展示中心、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中心、知名电子商务平台集聚中心。

  去年底,还在试营业中的网商服务区,吸引了130多家网商企业。这些原本分散在义乌本地及周边地区各地的多家企业,在政府和市场等双重力量下,开始聚集在了一起。

  老郭说,服务区功能齐全,有网货交易区,有创业中心,还有配套服务区和专门配备的多功能厅。功能厅内,灯光、音响设备齐全,大型活动、业务对接、培训、会务等都可在里面完成。

  在淘宝网和天猫上,内衣、女装、服饰配件是义乌成交最高的三个品类。上个月的“双十一”,老郭成功地在网上卖了10多万元的内衣。虽然仍不及一笔较大的外贸订单,但他觉得挺开心。“有进步就行,这是个好的开始。”他说。

  义乌已经有14个电商园

  网商,义乌商贸业的一个基本元素。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截至到2013年6月30日,注册地在义乌的淘宝卖家(含天猫)账户达到10万个,成为了义乌最大的商人群体。从单兵作战到结伴而居,一些专家将这一转变,定义为义乌网商的“华丽转身”———从散兵游勇进入到电商园区化经营。

  一些细心的市民或注意到,今年以来,大街、媒体以及本地论坛上,关于电商园推荐的活动越来越多。

  义乌的“e电园”有多少个?官方给出的答案是14个,其中可分为两类:已正式运营的园区、在建但已进行招商的园区。

  地处义乌青口的淘源电子商务园区,是最早有政府背景的电商园。园区历经三年培育,投入近2000万元,吸引数十家电商企业入驻,涵盖了整个电商产业链,被誉为“义乌电商摇篮”。园区负责人称,一部分是赚到钱了,一部分还处于发展阶段。

  在北苑街道的e电园是一家由民间自发组织的电商园区。两年前,涵宇户外、领航假发、我要包包等9家网商合力租下1.44万平方米。现在,园区面积达到了4.2万平方米,几乎是原先3倍。

  义乌网商创业大厦园区包含了写字办公楼、住宿公寓和仓储共三栋建筑,建筑总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目前入驻企业有60多家,包括电子商务企业、电商服务公司,还有部分外贸企业。

  “这几年义乌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迅猛,电商园区建设也在加速。”义乌电商办一名作人员称,政府、民间等多种力量均参与其中。

  业内人士称,义乌各类电子商务园区搭载着市政府扶持电商政策顺势而起,近两年电商园区发展各有特色,为义乌10万家电商实体搭建网商集聚办公创造了有利条件。客观上说,电商“结伴而居”整个电商产业链形成新竞争力的一种展现。今后,网商园区化经营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卖家所关注。

  专业电商人才仍十分缺

  单子多的时候,老郭经常要自己上网,传产品、接订单,然后给卖家发货。之前,他一共聘了4名员工,打理网店,但现只剩下2人。“刚学会点门道就辞职单干了,专业人才难招,流动性也大。”老郭抱怨说,走掉的两名员工,一个做了快一年,另一个才4个月。后来,他曾跑到人才市场、义乌工商学院等地招员工,但未能如愿,为此不得不亲自上阵。

  与老郭一样,做袜子生意的楼蓝也从实体起步,转而“触网”。对网络并不熟悉的她,原本打算组建一个电商团队,但苦苦寻觅了半年多仍未能如愿。最后,楼蓝不得不把网店交给一个网络公司来设计、分销。“交给别人做,很难达到自己的预期。”她感叹,义乌本土的电商人才仍比较缺。即便在一些电商集聚区,优秀的电商人才也难找。

  业内人士称,义乌电商的发展越迅猛,电商人才稀缺问题越突出。如何培养更多的专业电商人才,亦成了当前各大电商园关注的话题。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小区块连接处的走廊上,新近树起了一些建议箱。在人来人往的市场内,这一建议箱不时吸引行人的目光。

  记者注意到,建议箱上写着,义乌将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230行动计划”,意为通过今明2年时间,培训电子商务人才30万人次,使得义乌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广泛听取意见,特设立了“义乌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建议箱”。

  上半年,义乌市政府大力推行“30万电商人才”培育计划,从决策层面开始着手解决人才短缺的瓶颈。

  据了解,义乌各大电商园区已渐渐开始从自身优势出发,招募人才,增强软实力。“任何一个成功园区的诞生,软件和硬件必须相得益彰。”一家电商园的负责人称,人才之争才是体现电商生命力的优势所在,电商园区在解决人才入驻方面将考虑得更多。目前,一些电商园均在办公环境以及周边设施改善上大花力气,希望借此留住人才。

  跨境电商是当前义乌电商行业的一大活跃群体,从业人数过万。义乌外贸电商协会会长贾才民说,对于发展得好的跨境电商而言,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获得出口退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希望,电商园区作为“房东”和“管家”,可以在第三方配套上提供更多便利。


电商之家义乌继续开建

  今年年初,位于雪峰西路与开创路交叉口西北侧的国际电子商务园奠基开工,这意味着义乌市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式迈出了打造全球最大的国际电子商务城的步伐。

  官方数据显示,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园规划用地面积666亩,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按照“特色明显,产业链完整、服务功能健全”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全球网货配送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区域快递分拨中心、海量数据存储与信息处理中心,力争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先进、功能配套最齐全、政策环境最优的电子商务园区。

  据悉,这一总投资80亿元的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于2016年全部建成。建成后,园区将重点引进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规模网商、社交电商、移动电商以及传统企业电商部门、电子商务协会、投融资机构等。

  义乌电商办工作人员称,不同规模的电商园正在义乌不断涌现,参与者亦比较多,既有政府投资,又有民间力量,这主要得益于义乌电商发展迅速。

  据悉,上线不久的义乌全球网货中心近期启动电商新型战略,该合作项目的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网货中心本地商户注册数达到4万名,在线商品数量达到800万个,本地商品交易额超21亿美元,有力助推义乌“电商换市”,助力小商品“全球通”。

  贾才民说,义乌的跨境电商以个人创业的小卖家为主,少有几十人团队化作战的“集团军”,这将为后续快速发展打上大大的问号。他认为,从需求上看,义乌众多跨境电商亦需要一个好的电商园做后盾。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8 18: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