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国一级”:义乌档案馆新标杆

2013-12-15 12:35

摘要:   “测评结果97.8分,义乌档案馆达到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标准。”12月13日,国家档案局测评组组长项瑞荃在市档案局宣布了这一结果,并当场给我市档案馆授予“国家一级档案馆”铜牌。  “对照国家一级档案馆的创建要 ...

  “测评结果97.8分,义乌档案馆达到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标准。”12月13日,国家档案局测评组组长项瑞荃在市档案局宣布了这一结果,并当场给我市档案馆授予“国家一级档案馆”铜牌。

  “对照国家一级档案馆的创建要求,义乌档案馆馆库条件设计现代、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区位优势明显;原生电子档案接收及时,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活动、重要人物和地方特色档案相继进馆,档案资料管理符合规范要求,保管安全;档案文化建设有亮点,并启动了数字档案建设,建成了规范化的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实现了对档案室档案集中数字化和同步接收进馆,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测评组对我市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给予了高度评价。

  实现“三最”:

  浙江县级馆的标杆

  义乌市档案馆在全国县市馆中面积最大、人员最多、投入最多;这次测评,也是浙江省县级馆中得分最高的,成为浙江县级馆的标杆。

  ——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司司长孙钢

  2011年4月,总投资近1亿元,总面积2万平方米,结构科学、设施先进、全国县级面积最大的义乌档案新馆正式投入使用并向社会全面开放。

  为了让全国一流的档案馆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市政府致力在经费落实和人员配备上给予落实。据统计,近3年我市档案事业经费总投入2850万元,相继用于展厅建设和营造文化氛围,搭建信息化建设平台等。

  为打造“百分百”服务于百姓的平台,市档案馆查阅窗口以“您的满意,我的追求”为工作目标,在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方式上不断推出便民举措。

  “特别是省惠民政策的出台带来了查档热潮,档案馆干部职工放弃午休、双休日,晚上加班加点,全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查档服务。”市档案局局长徐义民说。

  陈乾是廿三里街道李塘村的一位孤寡老人。1962年,他曾下放在廿三里工具厂打铁。根据现在的文件规定,他有养老金可以领取,于是他来到市档案馆查阅他的工作经历。但由于年岁大,陈大爷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差,第一次来档案馆时,什么也说不清楚。工作人员也只能似懂非懂地帮他查阅档案。到了当天吃午饭的时间,看到这个来查档案也要靠别人资助(有好心人资助陈乾300元当路费)的老人,工作人员给他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午餐。

  因为当天没有查到所需要的内容,过了两天,陈大爷又一大早坐在了查阅大厅。工作人员小贾一边和他聊天,帮助老人回忆当年工作的一些细节,一边查阅。结果根据一些线索,终于找到了陈大爷的一些相关材料。“虽然这些材料,对老人办理养老金不一定能起到作用,但尽我们的能力去做、对群众负责任是我们的职责。”小贾说。

  服务民生,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彩

  国家一级档案馆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民生的重要载体。义乌档案馆成为国家一级档案馆,是义乌文明创建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也是文明创建的一大成效。

  ——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

  近些年我市档案工作一直重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努力构建了一个归属清晰、流转规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反映义乌经济社会发展轨迹,覆盖广大人民群众并具有义乌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针对民生档案涉及单位多、数量大、时间跨度长等特点,市档案馆建立了民生档案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土地房产、建房审批、土地承包、企业改制、计划生育、收养登记、五保供养、婚姻登记、退伍军人档案、知青档案等,对涉及民生的档案优先接收进馆。对各单位尚未接收进馆的民生档案,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将民生档案的种类、数量、形成单位、联系查询方式汇集成册,编制《义乌市民生档案目录指南》,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查阅服务。

  档案馆的功能布局上,则强化了服务利用功能。市档案馆专门设立了档案综合查阅窗口,建立了开放档案阅览区、申请利用档案区、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区、电子档案阅览区等多个服务区。

  不久前,家住佛堂的许振芳听说现在办理养老保险时,1996年以前在工厂上班的可以累计缴费年限,但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为此他来到了市档案馆查找他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文件,以计算工龄用。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最终在义乌市水泥厂的档案中找到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文件,解除劳动合同之前他有12年的工龄。现在有了这份文件,他说就可以少交六七万元。

  据悉,目前在市档案馆馆藏的民生档案有31126卷,占比达到31%。

  “五位一体”,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市档案馆要以这次测评为新起点,发挥好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让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义乌市副市长王迎

  国家档案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其“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准确、科学地指出了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档案馆工作目标。

  市档案馆建成了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市情教育的固定展厅,并通过举办专题报告,开展馆校共建等社会教育活动,使档案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档案文化产品和教育实践基地。此外,投资400万元、在市档案馆建成的永久性展厅《传奇义乌》至今已接待了来自海内外一万多名参观者。

  国家档案馆是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市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服务功能,近3年共接待查档41046人次,档案利用达168864卷(件)次。

  今天的电子文件就是明天的电子档案。徐义民介绍,今年以来,市档案馆专门设立了档案整理和数字化加工点,由省档案事务所对全市所有立档单位和进馆单位的文书档案及重要业务档案统一进行集中整理、数字化加工、登记备份,保证了档案质量和档案安全,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

  廿三里街道骆宅村因旧村改造,需要对各户现在居住的房屋面积重新确权,各户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该村村民吴之荣居住的房屋,由于各种原因,1951年做的土地证已经找不到。档案馆窗口工作人员根据他提供的户主姓名,通过电脑检索很快就找到了该户的土地房产证存根,同时还找到该户的土地房产清册。吴之荣对档案馆高效、快捷的服务赞叹不已。

  据悉,市档案馆目前已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429.8万页,覆盖全部馆藏的33.3%。完成文件级条目137.5万条,案卷级条目21.5万条,资料目录1.6万条。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秸秆换化肥 便民又环保  我市有一支公益防溺水教官队伍  “装备+基地+团队”为青少年送上防溺水干货  37支球队争冠 义乌最大规模“村BA”热血开赛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义乌网

GMT+8, 2025-7-19 14: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