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记者在不少镇、街道看到,众多车主主动按规定申报上缴机动三轮车,一位姓黄的司机说,知道了这么多的安全隐患,自己再也不想驾“危险车”走钢丝了,借市里开展的这个活动,把机动三轮车“处理”了。 眼下,我市“四小车”专项整治正处全面“回购补偿”阶段,为创建文明城市,这些三轮车主们顾全大局、理性思维,用一举一动来响应全市的号召,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意识应当赞扬。但是,也有少部分车主仍处在观望状态,也没有理会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还得切切实实再从“四小车”的危害性谈起。 所谓的“四小车”,指的是机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三轮摩托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助力车、客运人力三轮车以及二轮摩托车。“四小车”在义乌可以说遍布街头巷尾,而且许多司机往往不遵守交通法规,交通违法行为也日益突出,例如车主擅自改装车辆、随意闯红灯、逆向行驶等,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随着“四小车”数量逐年增加,人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压力也不断加大,“四小车”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威胁着市民出行的安全,还影响城市的品位。 我们应当明白,“四小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全市七成交通事故与助力车有关。据义乌交警部门统计,今年1至10月发生的240余起上报事故中,涉及“四小车”的有125起;在事故中受伤的233人中,涉及“四小车”的占138人;死亡事故有74人,其中涉及“四小车”的有20人。虽然涉及机动三轮车的事故没有单独分类,但义乌交警部门表示,其中绝大部分是电动三轮车和燃油助力车。 “四小车”运营的安全系数不高,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一旦出了事故,乘客的利益又很难得到保障。因此,为了自身安全,为了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为了城市品质的提升,我们应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整治行动。 |
GMT+8, 2025-7-18 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