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政府的大算盘

2013-12-27 10:52

摘要: 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义乌“电商换市”大潮中涌现出的新气象,与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不无关系。 连续22年,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交易额位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这份成绩单足以说明义乌市场的行业地位。市场的 ...

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义乌“电商换市”大潮中涌现出的新气象,与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不无关系。

连续22年,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交易额位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这份成绩单足以说明义乌市场的行业地位。市场的繁荣,让义乌人受益匪浅,早在2009年,义乌市人均GDP就突破了1万美元。但是,外需的疲软、同类市场的涌现,以及电子商务的冲击,都对义乌市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义乌市场如何转型升级,挑战义乌人的改革智慧。

义乌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义乌市场即小商品城拥有的7万多商铺;广义上的义乌市场还包括辖区各种商业街的近10万商户。从商铺权属关系来看,前者是属于上市公司小商品城,后者是属于个体经营户,虽然两者没有所属,但又相辅相成。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经营主体的责任首当其冲,但也只能做能力和财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义乌市场与当地政府没有权属关系,但义乌市2012年100亿元的财政收入中,有30亿元直接来自小商品市场。另外,市场的繁荣还带动了当地的制造业、服务业。目前,义乌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2.67万余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50余家。现在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中,30%是义乌本地产品。所以,当地方政府很明白,唯有繁荣的市场,才会带来产业支撑。所以,“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理念,贯穿了义乌市场的起步、发展、壮大。

 

如何参与到义乌市场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来,而又不过多的干预,是对当地政府的又一次考验。

背靠“贸易特区”的优势,义乌市场今年围绕《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作为市场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围绕“电商换市”工程中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但是,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需要人才,而参与这场产业升级的主体又是市场商户们。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义乌政府出台“230计划”的初衷。

“虚实是否替代争议”还在继续,但力推电商给义乌带来的活力开始显现。所以说,义乌市政府推出的“230计划”是公益性服务,其实也是放水养鱼。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8 22: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