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余万名外来建设者,是义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昨日,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邀请参加旁听的外来建设者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义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鼎星,副市长洪建文参加座谈会。 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 我市商会、行业协会经过多年运作,已积累了服务经验,服务输出条件已基本成熟。义乌市宁波商会会长周建强建议,根据上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我市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行业监管”的改革思路,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在政府主导下向商会、行业协会购买公共服务的合作机制新模式,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周建强认为,政府配套出台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并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标准、认定方式等可作详细规定。商会、行业协会的服务质量直接与购买服务资金挂钩,这样既能达到市场运作、行业监管目的,又能确保实现政府相应的要求。 规范市场秩序 从鸡毛换糖到小商品市场,义乌经历了30多年发展,成为世界级小商品集散中心,成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浙江省少数民族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马文兵说,在发展国际贸易中,我市仍有少部分市场经营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未能转化提升,其中最凸显的就是赊账经营方式。 马文兵建议,赊账经营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风险,相关方面要规范市场经营户的贸易合同,防范市场潜在风险,保护市场经营户的利益,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保障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外来建设者来到义乌这座城市,利用知识和劳动力为义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浙江嘉博朗公司工会主席蒋淑珍建议,地方政府应采取更多措施来保障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布局,切实帮助外来建设者解决子女就学的后顾之忧。 |
GMT+8, 2025-7-19 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