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近日,义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指出,到“十二五”末,义乌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7个以上,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社会组织专职从业人员总量达到13000人以上,专职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70%以上。至2020年,要建立与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四类社会组织优先发展 “此次出台的《意见》亮点颇多,不仅放宽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还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 据义乌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将给予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这四类组织申请成立时,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无需相关业务主管单位(部门)审查同意。 《意见》同时还规定,放宽行业协会商会准入条件,探索一业多会,允许同一行业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方式和服务类型设立行业协会,允许吸纳与义乌商务合作紧密的外县(市)在义乌的同业经济组织为会员;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申请成立时,对开办资金不作要求。 实施资金扶持机制 据了解,目前,义乌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1008家,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其中, 社会团体37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636家,社区社会组织备案156 家。 今后,义乌将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放权、转型、提效,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构建新型政社合作关系。 今后义乌将采取“政府引导、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政府公众监督、社会民众受益”的模式,实施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计划。建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用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和对提供公益性服务、行业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的项目奖励,发展基金会的资金由义乌福利彩票公益金首期注入200万元,以后每年按不低于20万元的标准进行注资。同时,不断拓宽社会组织筹资渠道,支持和引导民间力量为初创期社会组织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提供信贷服务。 此外,义乌还将建立社会组织人才职业晋升渠道,开展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落实社会组织人才待遇。将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纳入义乌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动重大人才政策和重点人才工程,惠及社会组织人才。积极引进社会组织杰出人才,发掘培育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认定为高层次专业人才。 |
GMT+8, 2025-7-19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