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GDP增幅达9.1% 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59亿元,增长9.1%;地方财政收入242.5亿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23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88元,增长11.3%。 2014:GDP增幅保8.5%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市将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八项行动”。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节能减排指标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热点解析】 关键词:改革创新 加速浙中崛起,贵在“崛起”,重在“加速”,实施改革创新则是“加速”的主引擎,《报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几个主攻方向。 『主攻方向』 “四破”专项整治 开展“四破”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四破”体制机制,推进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和公共资源集中管理、市场化运作。建立以企业亩产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出台闲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政策,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深化义乌试点改革 落实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区,深化国土、金融等专项改革,完善国际贸易管理体系,促进贸易便利化。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民营资本与人才智力项目对接,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热点解析】 关键词:固本强基 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培育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组织,壮大社工及志愿者队伍,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主攻方向』 畅通市民问政渠道 畅通市民问政、市长信箱、行风热线、来信来访等渠道,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做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深化8890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完善办理机制,努力实现市域内一张网。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 建立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长效机制,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生产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热点解析】 关键词:先进文化 去年,我市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仅中国婺剧院、市文化艺术中心对外开放,还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18家。对于如何打造“先进文化”,《报告》也指明了途径。 『主攻方向』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开展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完善城乡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卫生强市建设,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兴办高端医疗机构,支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扎实开展社保扩面征缴,健全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障机制,加快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步伐,推进医保“一卡通”建设。全面推广金东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探索建立城市社区社会化养老模式。 【新闻链接】 今年十大民生实事
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代市长暨军民列出了今年政府要办好的十大民生实事: ●一是水环境治理。消灭垃圾河、黑河、臭河,实施农村治污提速工程,行政村、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0%、60%以上,农户受益率提高到50%以上。 ●二是雾霾防治。全市5家燃煤电厂全部实施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设备改造,淘汰黄标车1万辆。 ●三是交通治堵。新增公交线路10条、优化32条,新增公共自行车1万辆。 ●四是建设美丽乡村。新创建市级美丽乡镇9个、精品村45个、秀美村90个。 ●五是食品安全监管。20家城镇农贸市场改造成为“放心市场”,1/3城镇超市设立“放心柜”。 ●六是保障低收入群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8%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8%以上,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9000套,竣工4900套。 ●七是就学就医更便捷。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通过省和国家评估验收。市、县两级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家,培训红十字救护员1万人次。 ●八是文化惠民。创建省、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30个,送戏下乡1000场,送电影下乡4.3万场。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50个,开展非遗百村行活动,举办非遗精品演出100场。 ●九是就业和社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新增养老保险参保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2.5万人。 ●十是居家养老有保障。新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200家以上,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000张以上。 |
GMT+8, 2025-7-19 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