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河,始于莲塘水库。几经曲折,河水途经莲塘、曹道、下里角塘、下山头、石桥头、复兴社区,流入稠城街道,集上述村、社区地面径流及北苑工业功能区一期、二期地面径流。河道全长约2100米,是北苑街道三大水系之一。 提及水话题,它总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城中河虽不长,沿河的居民数量却不少。河道水质好不好,直接影响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生活在城中河附近的老居民,他们见证了这条母亲河由最初的清澈见底到“披”上黑、臭、脏的“外套”,而今又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逐步恢复生机与健康。 听:老居民讲述城中河的故事 今年76岁的陈茂贤是北苑街道建设社区的居民。陈茂贤居住该社区近三十载,巧的是,当年搬迁至此后,他的家便与城中河紧紧相挨。实际上,当年依水的房子曾引起其他居民的称赞。在他们眼中,靠着河道的房子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尤其到了春天,陈茂贤推窗往外看,河道两旁柳树迎风摇曳,颇有诗人笔下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生机勃勃的意境。 “城中河上游发大水,水库满溢,水就往湖塘畈奔涌。”陈茂贤所说的湖塘畈,是指解放前夕城中河所覆盖的水域范围,由于田多地少,发大水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大水肆虐的场景。但在那时候,城中河却被人们视为幸福河。 遇上雨季时节,尽管低洼地势会带来肆虐的大水,城中河一带的人们却享受着河水带来的幸福感:大水过后,村里的年轻人各自拎着木门往城中河跑。大家选中一段区域,前后均用木门拦截,没多久,所围堵的水域都是活蹦乱跳的肥鲫鱼。一尾尾鱼儿均是从水库里“跑”出来,游进城中河,最终变成了村民的娱乐项目。就这样,大伙儿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当年的鲫鱼个头大着呢,一条条都超过30公分。”另一位老居民陈茂荣向记者比划着,说到有关城中河的趣事,双眼泛着亮闪闪的光芒。然而,随着时光这根指挥棒匆匆划到上世纪80年代,此时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城中河也随之出现变化。让人心痛的是,母亲河慢慢开始变脏、变臭、变黑了。 看:河道监督长脚步丈量母亲河 受污染后的城中河散发着刺鼻难闻的气味,过往路人大都捏着鼻子急急忙忙跑过。此时此刻,河道两边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场景不再,河面上时常出现黑压压的蚊子。脏黑臭当前,人们皆为母亲河感到内疚与惋惜。 “上游办企业乱排污,下游居民放生活污水,城中河怎会不出事?”居民们形容,当时企业排出不达标的水颜色呈五花八门,红、黄、蓝、绿样样有,都快赶上七色彩虹;以前一年四季河水常流,而今活水没有了,城中河又怎么能有好水?居民抛出一连串的反问,其目的就是希望城中河能够“活”回来! 作为城中河的监督长,建设社区主任施泽涌对河道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城中河旁长大,至今居住在城中河边的施泽涌总是喜欢沿着河道走,用脚步一步步丈量母亲河。施泽涌说,当城中河未受污染之前,他还经常直接用水桶打水,清澈的水质用来盥洗蔬菜等,甚至循环利用。好景不长,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由于当年房屋规划存在问题,小区所有居民的生活用水直接往河道排。于是,生活污水、粪便等统统排进城中河。据了解,即使不是挨靠城中河的房屋,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也将通过水沟,最终还是来到城中河。 采访当天,施泽涌带着记者来到城中河下游一处。站在从主干道进入小区的石桥上,记者看到桥的末端放置着警示牌,路面为施工作业的状态。施泽涌说,自从去年全市开展“碧水商城”行动以来,按照计划,小区不断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工程项目。石桥上放置的警示牌位置,正是不久前查出的“漏洞”。“我们发现还有一小股生活污水会直接排入城中河,3月9日通过改造,让它流入生活污水管道。” 事实上,经历痛楚后的城中河如今变干净了,水质变好了,这些渐渐产生的变化,群众皆看在眼里。“小施老往河道跑,看看这里,查查那里,就是在看有没有生活污水进入城中河,或者是生活垃圾漂在河上。”陈茂贤等一群老居民说,只要有心人用心治理被污染的河道,相信城中河肯定会变好! 问:如何保护绿水青山,还大家一湾碧水? 把“绿水青山”保护得更好更美,才能把“金山银山”垒得更大更高。 “禁止往河中直接排放任何污水,乱扔垃圾、脏物,对直接排放的管道必须进行改造……”这是建设社区在去年8月份向居民发放的通告书之一。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社区开展的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工程进展顺利,老百姓均支持此项工程。 城中河上游段将近20米宽,中间位置变窄,只有14米左右,越接近下游就更窄了。如果把靠着窄面的房屋进行改造或挪动,极可能影响整幢楼的稳固性。因此,靠近丹溪路的城中河下游段的部分房屋甚至在短时间内无法改造。 针对这一情况,建设社区想了一招,在这些房屋下端安装专门管道,将生活污水引进“截污池”,最后由水泵抽至污水处理厂。建设社区的相关人员说,他们知道这样的办法并非长久之计,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确能暂时缓解部分老房屋对城中河产生的污染。“在全面开展‘五水共治’行动之际,下阶段社区紧扣治污水、抓节水等重点环节,尽最大力量还居民一湾碧水。”施泽涌说。 从北苑街道“碧水商城”行动年度“成绩单”看,经过去年4个月的努力,专项行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2013年年底,城中河完成截污7处,污水流量减少90%;现场关停11家洗衣洗浴场所,整改42家洗衣洗浴场所;12家宾馆、酒店完成雨污分流整改。 在今年开展的“清三河·美商城”专项行动中,北苑街道有序对城西河、城东河、城中河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启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大清理。同时,街道还将加快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工程,督促雨污混流企业进行整改,实现新农村雨污分离措施,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启动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让河道两岸“应绿尽绿”,再造碧水潺潺、芳草萋萋的秀美义乌。 |
GMT+8, 2025-7-19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