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大陈镇举行“清三河·美商城”再布置再动员大会,围绕河溪塘整治、镇区环境整治、村庄和道路整治进行工作部署。 针对前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十大环境卫生典型问题,大陈镇制定了“清三河·美商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落实镇、村两级网格化责任制,明确了以“水下无淤积、水中无障碍、水上无漂浮、水岸无垃圾、岸上有绿化”和“六无五净”(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牛皮癣”、无毁绿种菜、无乱堆乱放、无垃圾焚烧;单位企业干净、道路干净、园林绿地干净、公用设施干净、墙体立面干净)为专项行动目标。 大陈镇以26个村农村污水管网新建和整改提升工程、村企环境卫生大整治、城乡绿化美化等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加强宣传引导,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作用,切实治理好垃圾河、黑河、臭河和整改镇区、村庄、道路脏乱差现象。 十里樱花溪 猕猴桃产业园 拆除大陈江边违法建筑 大陈镇党员干部带头植树 大陈镇中心卫生院组织工作人员捡垃圾 桥南新村整改后 桥南新村整改前 层层发动党员群众 落实责任主体 3月5日,大陈镇妇联、团委组织志愿者共100余人开展学雷锋活动,在鸽溪春林——团结段和大陈江两侧堤岸清理垃圾,并带动沿途百姓一起加入到绿化堤岸行动中来,共捡拾垃圾150余袋。 3月12日下午,在大陈镇桥南新村立交桥下,一台挖机正在清除附近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3月13日上午,执法局大陈大队对大陈团结工业区鸽溪河段边的五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共计670平方米。执法局大陈大队还将继续采取强力措施,对剩余河道违法建设进行全部清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清三河·美商城”行动在大陈几乎每日都有发生,经过近段时间的努力,目前大陈镇的垃圾河已经基本清理干净。 为实现“今年全部49个村的污水纳管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率要达到100%,交界断面的氨、氮、总磷分别要下降10%以上,年底交界断面的水质争三类保四类”的工作目标,大陈镇预计投资一个亿,排出了42个工程项目,并做到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完成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大陈镇建立了河段长责任制、有奖举报制度、基础设施运行的养护制度、日常的督查和责任倒查机制、部门的联动机制,以长效机制确保五水共治的成果。 下一步,大陈镇将实施奖罚分明的环境综合整治督查考核办法。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签订《农村“门前三包”责任书》,重点开展好区块内的乱搭乱建拆除、房前屋后杂物清理、毁绿种菜、河道池塘垃圾等专项整治;建议各村将保护环境列入村规民约,使村村之间、网格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环境整治工作氛围;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清三河·美商城”行动中来,全面提高全镇人民的环保意识。 创新农村垃圾清运机制 尽可能变废为宝 为解决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问题,大陈镇经过探索,现在基本从源头开始清理,对垃圾进行深度处理,并且尽可能地变废为宝。 去年初,引入义乌市绿地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进行建筑垃圾再利用开发。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在八里桥头村承包了30余亩土地,用于建筑垃圾再利用开发。据悉,大陈镇拆除违法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80%能够再利用。每天,不断有一车一车建筑垃圾运入场地,从初始垃圾分类到粉碎,再进行筛分、处理,加工成路砌石、人行道小方块、装饰用的罗马柱或砖块。据了解,该公司日处理量为800立方米,等机器设备增加后,日处理量可增加到1500立方米。该区块距离八里桥头村约2公里,恰好位于山坳中,被山阻隔,避免了噪音和粉尘影响当地村民,加工完成后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建筑垃圾有处可去之后,往河道倾倒垃圾的现象基本很少发生。 大陈镇还欲新建7座太阳能垃圾房,在一些农村做到垃圾就地消化,且变废为宝。据悉,太阳能垃圾站可以内部自行消化有机垃圾,能使垃圾体积减少约80%、重量减轻约60%,消化后的有机垃圾则变成了生物肥料,需要外运的只剩下少量不可降解的垃圾,大大减少了农村垃圾的排放量。 此外,大陈镇计划将部分污染较重的厌氧池提升改造为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池,并在处理池旁增设一座湿地滤池。据悉,这可以对全村的生活污水进行更有效的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据大陈镇新农办主任蒋文青介绍,太阳能污水处理工艺的结构主要由进水格栅井、厌氧池、缺氧池、太阳能曝气池、沉淀池、湿地池等部分组成,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使用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磷、氨氮及金属离子,最终使污水处理后达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再进行排放。 其中太阳能污水处理技术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增氧曝气、搅拌、回流等提供动力,实现废水深度可靠处理,十分环保。同时,将设备运行管理智能化,远程监控,实现无人值守。除提升水质外,厌氧池周边的环境也将得到极大改善。 以农业产业带格局 构建美丽大陈 树林是最好的“吸碳器”,每生长1立方米的木材,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一个人只要每年种植3棵树,就可以完全吸收自己当年在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3月10日,大陈镇领导班子带领镇属各部门、大陈片、楂林片工作人员来到八都水库浪漫樱花溪,带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为“清三河·美商城”添新绿。你挥锹挖坑、我扶树培土,他引水浇灌……在八都浪漫樱花溪两岸种下300株晚樱,使得秀美的八都溪更加富有生机。 大陈地处义乌北大门,东倚会稽山余脉,境内高山、丘陵及谷地平原相间,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达9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3%,森林资源丰富。大陈镇从镇党委到普通村民都以环境美丽、精神美满、生活美好为目标,依托环境优势,全力打造美丽大陈。 据悉,大陈镇正构建以八都农业产业园、九都风景区、十都万亩竹海、十都林业精品园等产业带为主的现代农业格局。既美化了大陈环境,又给农民增加了经济效益。 在十都万亩竹海,将“竹、乡、山、水”等资源环境作为背景,勾勒一幅竹连山、山连竹,满目苍翠的壮阔竹林画卷。以国际化、品质化、田园化为发展理念,通过竹轩山庄、源野山庄的规模带动效益,打造集“竹海观光、竹乡休闲、山乡人居、度假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令游人尽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同时,改革创新引进春笋覆盖技术、竹林食用菌套种技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山下千亩荷花,山上万亩竹海,中间建设林业经济博览园和竹博园。 大陈镇副镇长金宇生说,今年又种了300棵樱花树,大陈镇八都溪两岸总共有18000棵晚樱,到了4月花开时,八都溪即可谓是十里浪漫樱花溪。 八都溪两边的农田规划则是2000亩的猕猴桃产业园,到目前已经完成种植1600亩。值得一提的是,马畈村附近种的是“马”字型长廊,溪后村种的是“龙”字型长廊,意味龙马精神。 此外,大陈镇还将引进春笋冬出创新覆盖技术,在竹林中发展被誉为雪裙仙子的竹荪种植产业,引进对生态要求极高的萤火虫养殖产业,从“都市农业“着手,进一步打造美丽大陈,并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
GMT+8, 2025-7-19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