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后宅街道整治池塘有“三招”

2014-3-26 12:27

摘要: 塘下村确定专人负责打捞漂浮物  谈起池塘,很多人会想到朱熹的那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把池塘“清如许”归结于源头不断注入的活水,不少人认可这种 ...

塘下村确定专人负责打捞漂浮物

  谈起池塘,很多人会想到朱熹的那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把池塘“清如许”归结于源头不断注入的活水,不少人认可这种观点。但是,眼下活水已经成为有限的资源,如何在这种情况之下,不断保持池塘的“清如许”?3月7日以来,记者多次到后宅街道塘下、岭脚、李祖、上方、三川塘等村采访,听到了一些关于让池塘水清起来的说法。
  源头活水是关键
  真是不可思议。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许多村里的池塘却越来越混浊。池塘中有许多讲不清的污浊物:水面上漂浮的有塑料瓶子、烂菜朽木,甚至死腐畜禽。人们把它当作天然的垃圾场、排污坑。
  不过,这样的景象,又变了,水变清澈了。记者在后宅街道塘下村看到,四周围护的池塘中,水面不见一点漂浮物,埠头边成群的小鱼时不时地激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池塘水变清了,鱼儿自然回来了。”塘下村村委委员方洋荣说。
  “池塘水清不清,关键是有没有活水。”岭脚村党支部书记陈卫东、村委主任方健山以及上方村村委主任方新荣,都这样说。岭脚村依山而筑,山清水秀,村边就有个岭脚水库,水库里来的水源源不断灌入村中新开塘、尚林塘、刘主塘、乌草塘,供村民使用。
  上方等村现在也有了来自这个水库的活水。这得益于后宅街道实施的“岭脚水库水系联通工程”。据街道农田水利建设办公室主任楼光社介绍,去年,街道结合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铺埋了11600多米管网,引岭脚水库的水到相关村池塘。
  这样一来,受益于“岭脚水库水系联通工程”的7个村庄的50多口池塘,都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在上方村新开塘边,记者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洗衣服。记者问她:“这口池塘的水那么清,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她指着边上一根塑料管子说:“这些水都是从岭脚水库引来。”
  于是,源头活水是池塘水清的关键,成为一说。
  但是,光靠水活,并非一劳永逸,不会总是保持池塘“清如许”。“治水需要新思路。”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达勤、塘下村党支部书记方庆雷说。
  整治管护作保障
  塘下村有口太平塘,别看现在水很清澈,此前,它曾经受过污染。谈起新太平塘,今年90多岁的方炳洵和83岁的方林海,非常感慨。他们说,新太平塘本来有两口,上游那口淤泥沉积很厚,脚踩进去,陷得很深,有一种跌入水的漩涡的感觉,所以叫“陷漩塘”;下游这口水很深,所以叫深塘。解放前塘堤被分成几段,时不时地栽种一些庄稼,也时不时地塌陷,土改后池塘归集体所有,上世纪六十年代进行了整修,砌起了塘堤。不过,池塘依然分为两口,中间那条塘堤其实只是田埂。
  前些年,塘下村建设新农村,这两口池塘合三为一,清淤泥、砌石堤、修护栏,将戚宅岭山涧溪水引入到池塘,并在池塘上架起了一座供村民休闲漫步的石桥,取名太平塘。因此,在方炳洵、方林海看来,除了源头活水,整治十分重要。
  但是,整治还远远不够。一阵***过后,岸上的垃圾就有可能“集聚”到池塘里;村民们在池塘里洗菜,有时也会把剥落的菜头菜根,扔在水中。久而久之,它们或积聚起来一起腐烂,或沉入水底污染水质。更有甚者,将池塘作为污水收集坑,这样一来,池塘还能够保持清洁吗?
  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维护!塘李片主任陈跃明介绍说,他们探索建立了长效机制,确定专人负责打扫村内的环境卫生,捡拾果壳、纸盒。该片1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机制,确定专门人员清扫垃圾,减少或者切断进入池塘的污染源,保持池塘清洁。
  方庆雷、方新荣都说,他们村里都落实了一人,天天专职负责打捞水面上菜叶菜梗、塑料制品等漂浮物,管理与维护池塘,保持水面清洁。
  然而,这样的长效机制,也只是被动的管理与维护,费时费力,难保真正长效。难道必须通过你丢我捡,来确保整洁的环境?记者在采访时,又听到了“第三招”。
  素质提升为核心
  方达勤认为,这“第三招”的核心是“村民素质提升”。
  一直以来,李祖村是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村里的环境美、路面洁净、村风文明。
  方达勤说,整治池塘,更需要治本,治本就是提高村民素质,核心就是治心。李祖村有一口池塘,位于村南端,目前并无活水的源头,水质依旧比较清洁。因为保护池塘清洁,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只要你爱护,你自觉,就可以杜绝水的污染源。”方达勤有些自豪地说,“我们村群众最大的爱好,是爱清洁。”
  现在,这种素质教育在塘李片已经深入人心。陈跃明告诉记者一个故事:去年,有一农户曾经将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原来以为承租者是经商办厂,后来他发现承租者在房子边上的池塘里清洗从医院运来的白褂子,还有病号穿的套装。这名农户立即果断地将租金予以返还,收回了房子。
  陈跃明说:“其实,在农村,一口池塘展示着一个村庄的村民素质。”
  方达勤说:“源头活水,在你的心里,在你的行动中。”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秸秆换化肥 便民又环保  我市有一支公益防溺水教官队伍  “装备+基地+团队”为青少年送上防溺水干货  37支球队争冠 义乌最大规模“村BA”热血开赛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义乌网

GMT+8, 2025-7-19 14: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