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增幅达8.4% 昨天,记者从义乌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义乌经济运行开局平稳、总体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据初步核算,义乌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7亿元,同比增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84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15.4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新闻看点】 消费这架“马车”跑得最快 一季度义乌市场成交总额554亿元,其中实体集贸市场成交额为267亿元,同比增长65.1%;电子商务交易额213亿元,专业街交易额70亿元,会展业成交额3.6亿元,同比均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客流、物流、资金流等市场相关指标表现良好。其中,一季度外商(不含港、澳、台)入境人数达8.2万人次,同比增长7.4%;市场周边银行资金、现金总流入流出量同比增长19.8%;国际物流中心货运装箱量达10万个标箱,同比增长14.9%;国内快递日均出货55万票,同比增长62%;国外快递日均出货28万票,同比增长40%。 更让人称道的是,义乌消费增长迅猛。一季度义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5亿元,同比增长14%,较去年同期增幅提高2.9个百分点。特别是汽车消费回升明显,一季度汽车企业实现零售额27.2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大型商场、超市也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义乌6家大型商场、超市实现零售额4.5亿元,同比增长12.8%。 工业增幅虽小 结构调整明显 在工业方面,一季度义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8.9亿元,同比增长4.3%。从表面上看,工业经济增幅不大,但细心观察,会发现义乌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迈得很扎实。 数据显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增幅分别为7%、23.5%和11.2%,分别高出规模工业产值平均增幅2.7个、19.2个和6.9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一季度规模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7万元/人(产值),较去年同期提高6830元/人,同比提高6.2%。这表明企业“机器换人”成效明显,科技自动化程度等有所提高。另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也继续加强,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12.7%。 出口先抑后扬 实现短期调整 1~2月,义乌进出口总额27.2亿美元,同比下降8.8%。经过3月的冲刺,一季度进出口总额最终达到40.6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总额39.5亿美元,同比增长7.3%,进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47.2%。特别是3月份,义乌实现外贸进出口13.4亿美元,同比增长73.3%,实现进出口大幅回升。当月经义乌海关和金华海关受理的义乌小商品出口申报报关单2.5万份,监管出口集装箱4.8万标箱,分别增长37.5%和45%。 截至3月底,义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21.9亿元,比年初增加159亿元;贷款余额1821.9亿元,比年初增加43.8亿元,存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3.2%。从贷款结构看,主要投向基建和大型项目的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 【专家点评】 部分经济指标回落 影响GDP增速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PPI、PMI等经济先行指标低位运行,宏观需求不足的压力没有减轻。”义乌市统计局总统计师何永亮表示,从义乌实际情况来看,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压力加大,企业发展信心有所下挫。当前,义乌重大项目开工及建设进度不理想,与年度计划目标相比差距较大。同时,市场持续较快增长的预期还不是十分明朗,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回落,从而会影响GDP较快增长。 |
GMT+8, 2025-7-21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