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我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特色

2014-5-20 16:01

摘要:  什么是群众?什么是群众路线?  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离不开群众,而群众却是独立于党之外的力量,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  邓小平说:“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 ...
 什么是群众?什么是群众路线?

  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离不开群众,而群众却是独立于党之外的力量,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

  邓小平说:“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

  习近平说:“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的就是群众,把群众关心的这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做好了,就是做好了党的大事,国家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用质朴的言语,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群众路线的真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改革开放30多年的春风一直沐浴着浙中地区一座城市——义乌。播种、发芽、生根,义乌逐渐茁壮成长,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2011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在义乌画了一个“圈”——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围绕改革发展这一时代主线,义乌解放思想抓改革、强投入、调结构、重统筹、惠民生、走前列,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2014年,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深化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意味着义乌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名副其实的改革“试验田”。

  而,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义乌广大党员干部的夙兴夜寐,更离不开义乌老百姓的辛勤创造。

  时光之轴飞转,拥有了荣耀与辉煌后,历史再一次叩问:义乌,你还能继续奋勇前行吗?

  在心里,在梦里,在你我的脑海里,义乌党员干部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回音”:能!——坚持艰苦奋斗,学习传承“老乡镇”精神,敢担当有作为,扎实走好群众路线,势必能再扛改革开放大旗,再当改革开放先锋!

  (一)追忆“老乡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百姓诉求日益多元化,基层工作面临着转型。对一些乡镇干部而言,价值观冲击较大,有的干部身上出现了“庸懒散慢”的不良作风。“现在许多年轻干部急功近利,一门心思想往上‘跑’,做群众工作不踏实,不愿跟群众多接触,对群众的诉求不想听也害怕听,对群众的语言听不进更听不懂。”一名曾担任过镇党委书记的老乡镇干部说。

  “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好不好,说到底得看干部的事业心和精神状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涵兴说。

  正基于此,一座反映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期间浙中地区乡镇干部生活、工作状况的老物件陈列馆“开门纳客”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停止转动的手表、刻有名字的铝制饭盒、磨损泛白的布鞋……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乡镇干部老物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前往参观。

  “乡镇·印记”陈列馆由此逐渐成为一座“老乡镇”精神文化地标。从人物典型回顾到老物件陈列,从乡镇办公旧址照片展示到老乡镇工作、生活场景的还原,一张旧照片记录着一段历史,一件老物件反映出一个时代……它们静静地述说着“淳朴亲和、务实勤勉、忠诚清廉”十二字为核心的义乌“老乡镇”精神。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在农村那片广袤的土地上,老乡镇干部和农民兄弟一道,穿粗布短衣,吃五谷杂粮,行乡间小道。他们头戴草帽,手推自行车,与每个路过的群众打招呼。猪栏前、水车上、草垛中……他们,用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与老百姓“打”成了一片。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老乡镇干部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时而在田间地头探讨生产知识,时而在机耕路上分享丰收喜悦……飞奔而过的“小麻头”叫他们叔叔伯伯,喂猪的“同年嫂”称他们老陈老方。

  “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办事,清清白白当官。”这是老乡镇干部楼秀球的肺腑之言。“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一辈子做的,都是服务性的工作,平平凡凡。”这是老乡镇干部斯建国的凡言真语。“细致、公正、勤快是我工作的法宝。”这是老乡镇干部陈昆义的感悟之言。“做群众工作,就是六个字‘心贴心、面对面’。”这是老乡镇干部楼森的简言真意。义乌挖掘出了30年记录“民情十万言”的楼森等一批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的“老乡镇”典型。

  “心贴心,面对面。”一言触动万颗心。那时候,老乡镇们天天都往村里跑,谁家的猪病了,谁家的屋子漏了,谁家的孩子生了,都清清楚楚。就是在这样的一件件小事上,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慢慢近了,工作也就好做了。

  (二)传承“鱼水情”

  新的时代开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

  省委书记夏宝龙曾指出,老乡镇干部长期扎根基层,熟悉情况、经验丰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广泛开展“学习老乡镇、争当老乡镇”的活动,继承和弘扬“老乡镇”精神,练就服务群众的本领。

  重拾“老乡镇”精神,传承“鱼水情”,成为义乌破“四风”的良方之一——以“正风提效促转型、破难攻坚走前列”为总载体,义乌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市委常委会带头参观“乡镇·印记”陈列馆。市委书记李一飞在重温“老乡镇”精神时说,要坚持人民至上、解决好对群众感情问题是根本前提;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是根本方法;要对群众负责、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根本目标。“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要经常讲、反复讲,永不过时、历久弥新。”

  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对照老乡镇这面镜子,义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掀起了反“四风”热潮,采用规定内容系统学、传统作风思考学、先进典型引领学、反面典型警示学的“四学”模式,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进一步理清义乌转型升级、改革创新思路。

  3月中旬,市领导率先垂范,分别到农村、到市场、到企业、到社区、到车站,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参加“民情体验”活动,感触群众的脉动、倾听百姓的声音,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在乡镇(街道)一级,4月23日,苏溪镇举行了一场新老干部结对仪式,又有6对新老乡镇干部师徒结对,传承“老乡镇”精神。老乡镇干部宣自钱说出了“掏心窝子”的话:“做群众工作并没有什么秘笈,就是要善于与群众打交道,心要诚、情要真,能进群众门、能说群众话、能帮群众事。”他给徒弟骆超颖的工作笔记本上写道——勤学业务知识,勤走百姓家门。

  义亭镇祛“官气”从“双十不准”细节抓起,赤岸镇创新推出“一周工作公示法”,江东街道首创不称职村干部“下课”机制,大陈镇开展“我为百姓办一事”走亲连心活动……照一照镜子,正一正衣冠,找一找自己和老乡镇的差距,找准病根,自开方子,自我“革新”。

  在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义乌采取“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个别听”与“集体谈”相结合、“沉下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深入听取和收集党员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构筑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征求意见格局。据统计,目前累计征求到意见建议27167条次,其中涉及“四风”9547条次,梳理汇总后4064条,为继续深入传承“鱼水情”奠定基础。

  (三)担当“铸未来”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担当,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使命担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担当。

  尽管时代在变,科技进步了,手摇扇换成了空调,自行车换成了汽车,农耕具换成了机械,但“老乡镇”的宗旨不变——敢担当有作为,为民务实清廉。担当,是“老乡镇”身上的“袖章”,是其与生俱来的“胎记”,是其代代相传的“基因”。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义乌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

  针对“四风”问题,市委常委会梳理出了28项具体问题。文件多、简报多,要求基层报送的书面材料多;农村办公场所牌子多,上墙制度多;队伍建设要抓得更紧,一些部门人难见、事难办,习惯当甩手掌柜……逐条逐项都有一名市委常委牵头,立说立改,负责马上整改到位。

  针对重大民生问题,群众反映市内23条溪流基本上是垃圾河、黑河、臭河,市委常委带头担任“河长”,定期带队去联系河段开展现场巡查,并根据“曝光台”反映的突出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落实,要求曝光一起,整改一起。同时,聘请社会监督员开展全方位监督。

  针对重点工作、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改革任务、“十大民生实事”等,市委常委领衔破难攻坚,共联系268个重点项目,负责督促所联系重点项目的月度推进计划,充分发挥出市领导督查指导协调作用,全力破解政策处理、项目审批等环节的难题,加快推进工作进度。为切实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用,我市新组建了“一个中心、八大集团”,取消原来财政投资项目建设由各部门、各镇街和临时指挥部进行建设的模式,统一由国有投资公司进行建设,发挥国有投资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优势。

  源清流洁,融入群众、美化环境、服务发展。3月9日,我市2.5万名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参加“清三河·美商城”义务劳动,掀起“五水共治”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新高潮;3月29日—30日,机关各单位万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开展进社区“连心共建文明城”集中行动;上溪推行菜单制、会馈制、送课制,进一步有效规范农村基层党员组织生活会;4月9日,八脚坎村涉及银海路延伸工程的900多平方米建筑物开拆,标志着稠城街道今年“七大重点攻坚”行动首战告捷;从拿地到开工奠基仅用了82天时间,4月18日,义乌万达广场开启城市综合体“加速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乡镇”精神传承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新时期的义乌党员干部,希冀大家高举“精神薪火”,沿着“乡间小道”,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敢担当有作为,不辜负百姓期待,不辜负这个干事创业的时代,用辛勤汗水一起书写义乌更美好的明天!

秸秆换化肥 便民又环保  我市有一支公益防溺水教官队伍  “装备+基地+团队”为青少年送上防溺水干货  37支球队争冠 义乌最大规模“村BA”热血开赛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义乌网

GMT+8, 2025-7-21 19: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