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今年1至3月份,市环保局执法人员检查了1765家企业,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5起,处罚金额达到483.5万余元。与去年同期的立案处罚数相比,增长了379%。我市集中整治环境污染的系列行动,敢于“动真格”,引起了市民、企业主普遍的关注。环境主管部门用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是环境整治的重要举措,更是义乌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一直以来,义乌以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著称,但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过去粗放型发展方式累积的弊端,让这座奔跑中的城市环境压力集中爆发。数据显示,我市多条河流水质呈劣五类,黑河、臭河、垃圾河随处可见。从去年起,空气质量也持续走低,雾霾多发。发展的阵痛强烈刺激着年轻的国际商贸城市,也让主管部门更加清晰认识到转型升级的迫切和责任。 2013年,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配合镇街、工业园区,开展了“碧剑”系列专项行动,对全市范围内涉水排污企业、洗车行业、服务行业及“八小”行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对无证无照的企业现场关停或限期关停,对偷漏排企业依法查处、从严打击。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22起,取缔关停非法企业865家,并与公安联动,对涉及环保犯罪的30余人进行刑事拘留。其中“碧剑2号”零点行动声势浩大,排查了全市9706家企业,关停取缔了242家,停产整顿378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在强势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基础上,环保部门开展了3次“体检式”督查,帮助优势企业找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促进优势企业稳定地达标排放,增强主管部门的服务性。 环保“倒逼机制”是推动我市企业脱胎换骨的强大推手。从关停低小散企业,到开展有效治理,再到企业转型升级,许多产业焕然一新,带动了我市经济的升级转型。“倒逼”对如今的企业来说,已不仅是外在的压力,也是内在的动力,因为现实使企业主明白,只有做好了环保,才能真正做好企业。 下一步,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大现场环境执法力度,对重点污染源及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突击性检查,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进一步推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治理进度,帮助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更快地转变发展方式,帮助企业在自身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求最好的平衡点。 |
GMT+8, 2025-7-21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