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商标数超五万,平均3.6个市场主体就拥有一件注册商标 据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义乌以超过5.5万件的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位列全国各县(市)榜首。 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义乌“品牌浓度”和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以上半年市场主体总量为20万户计算,平均3.6个市场主体就拥有一件注册商标。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义乌每5.8个市场主体才拥有一件注册商标。此外,义乌还拥有驰名商标18件,浙江省著名商标106件,金华市著名商标282件,商标品牌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 这些“给力”数据的背后,显示了义乌商标品牌始终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前进的迅速成长历程。1956年,义乌最早的注册商标——“采桑”牌袜子商标诞生。此后直到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义乌仅有“采桑”和“萤石”两件注册商标。到了1990年,义乌注册商标已有260件。从2000年后的十年间,义乌每年的注册商标新增量在3000件以上,而自2010年至今的四年,义乌注册商标量增长达到了一个“井喷期”,每年净增数达7000件以上。 “义乌的注册商标拥有量的快速提升,并能够荣登全国各县市榜首,主要得益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小商品城经营户的集聚经营,网上购物等新兴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政府有关商标注册的奖励举措,商标代理服务行业的高度发达,市场经济良好环境的有效营造,城市知名度的有力推升,这些因素都为义乌注册商标总量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义乌的企业也逐渐认识到,商标品牌是企业和产品核心价值的表现,商标品牌的商誉、增值、维权等功能,能为企业增添聚合效应、磁场效应、宣传效应和带动效应,成为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利器,也成为了企业对商标注册、运作、管理、保护的自觉行动。 “80后”施骏与妻子一起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附近开办了一家外贸公司,他们经常向市场经营户下订单,自己同时也拥有一家饰品加工厂。“由于没有品牌,我们只能从外商那赚一点加工费,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不上去,利润并不高。”回顾自己的创业史,施骏很有一番感慨。“现在必须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要让企业走向拥有自主研发、拥有话语权的‘潜力股’,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跨越。”施骏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商标,目前已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章政认为,品牌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将自身产品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者劳务相区分的主要标识。义乌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品牌管理,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利润和产品的附加值,也更好地满足了国际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义乌企业应该通过品牌管理和自主创新,摆脱传统的发展思路,以崭新的品牌和商品来迎接全球经济复苏的到来。 |
GMT+8, 2025-7-22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