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的治理有没有效果、水质有没有改善,市民们往往更相信能不能游泳、能不能洗菜等直观感受。为了检验一年来我市水环境治理成效,我市于7月1日启动寻找“可游泳河段”活动。本次活动由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组织。 据了解,通过“五水共治”水质有明显改善,同时水情、水文等情况符合游泳条件的河流(每条河流选取一个河段),可参加这次“可游泳河段”申报活动。市政府将组织环保、水利、卫生、体育等有关部门,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规定,对拟申报河段进行检查验收。在此基础上,向市人大常委会申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门委员会通过一定程序给予审查确认,最后向社会公布可游泳河段。 近日,市“五水共治”办工作人员根据水情、水文、安全等情况,已对全市河流进行了走访,初步选取了位于大陈、赤岸、佛堂的6个河段,截至7月4日,已对其中3个河段进行全面的测量并抽取水样,进入水质检测阶段。这3个河段分别是:八都溪溪后村段,符合游泳条件的河段长度为250米,河面宽25米,水深在1米到1.2米之间;八都溪上坑仁村段,符合游泳条件的河段长度为150米,河面宽30米,水深在1米到2米之间;九都溪双园村段,符合游泳条件的河段长度为80米,河面宽28米,水深在0.6米到1.5米之间。此外,赤岸镇吴溪的镇区上游段、佛堂镇环溪田心三村段以及南江的许宅至南王村段也进入初选名单,将于近日开展河道测量、水样抽取工作。 据了解,申报工作截止时间为7月14日,对确认可游泳的河段,鼓励党员干部带头下河游泳,并将组织群众进行横渡或畅游等活动。本报也将对“可游泳河段”进行宣传、跟踪报道,巩固“五水共治”工作成果。 |
GMT+8, 2025-7-22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