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让“半城市化”格局走向“全城市化”

2014-7-13 13:27

摘要:  管理学有一个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说的是许多块木板箍成的水桶,其盛水量是由其中最短那块木板决定的。若要增加盛水量,只有加长“短板”。这块“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

 管理学有一个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说的是许多块木板箍成的水桶,其盛水量是由其中最短那块木板决定的。若要增加盛水量,只有加长“短板”。这块“短板”就成了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亦可能有“水桶效应”。人才、资金、科技、文化、土地、能源、道路、市场、物流、信息、品牌、品位,等等,诸多生产经营要素中,哪一个因素最紧缺,那一个因素的制约程度就可能最大。因此,我们既要看到“长板”,更要找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并且努力加长这块“短板”。

  记者认识的一位外地老板,一直在义乌从事电子商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去年,这位老板却“功成身退”,离开了义乌,到杭州开公司办企业。问其原因,是义乌城市缺乏一种留住人才的品位——虽然义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快速丰富的信息。

  他告诉记者,义乌给人的只是一块“跳板”的感觉,缺乏一种“家”的氛围。显然,享誉世界的市场、商品、物流、信息,等等,构成了义乌的一系列“长板”,然而,“半城市化”的城市形态所展示的义乌,成为制约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

  怎样加长这块“短板”?市委市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实施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打破“半城市化”格局,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这是从战略全局出发的新政策。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有少数基层干部认为,提高城市品位是上级党委政府的事,他只负责一域一村或者少数几个村庄,承担局部区域的工作。因此,有的基层干部会用“四层半”改造模式的惯性思维,从局部小域的某一个村庄的利益出发,强调一村一域群众利益的重要性。殊不知,全局利益与小局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全局利益受损,必然带来小局利益受损。“大河无水小河干。”美国底特律的衰落,给这座城市的市民带来什么,大家都一清二楚,教训已经非常深刻。

  新社区集聚建设,通过产业配套用房、高档次住宅小区的建设,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与保障服务措施的实施,让“半城市化”格局走向“全城市化”,从而大大加长城市品位那块“短板”。记者在佛堂镇、廿三里街道、后宅街道、稠江街道、义乌工业园区等多地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干部群众对新社区集聚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是比较高的。他们认为,义乌土地资源紧缺,需要提升城市品位,新社区集聚建设势在必行。通过新社区集聚建设,资金、土地、能源、道路、市场、物流、信息等众多要素资源,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效益,从而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义乌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但也有少数干部群众表达了自己延续“四层半”老政策、让别人去集聚建设提高城市品位的愿望。他们认为,自己属于“小众”,无损于大局。这其实亦是一种“短板”心理。

  对此,广大基层干部需要把新社区集聚建设放在全义乌视野和全中国、全世界坐标中,来梳理工作思路,讲清楚“大众”与“小众”的关系,引导广大群众以全局眼光审视新社区集聚建设,全力落实《义乌市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实施细则》。

秸秆换化肥 便民又环保  我市有一支公益防溺水教官队伍  “装备+基地+团队”为青少年送上防溺水干货  37支球队争冠 义乌最大规模“村BA”热血开赛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义乌网

GMT+8, 2025-7-22 08: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