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消化中心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硕导 1982年10月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医疗系,大学本科,学士;2009年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1985年在北京医科大学三院消化内科进修一年,参加北京协和医院、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重庆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三院等举办的内科、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原工作于宁夏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任消化科主任),2004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引进,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学科带头人,消化科为院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消化道肿瘤内镜诊治、IBD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肝硬化患者的50%,年破裂出血率为5%-15%。首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1/3,若未经正规治疗,一半以上的患者有再出血风险,且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70%,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内镜注射硬化剂、组织胶、套扎及联合治疗,使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方法,能有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及预防再出血。 近日,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消化中心成功开展一起内镜下“三明治夹心疗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 胡女士今年67岁,近日在家劳作后出现上腹胀,伴多次大量黑便,被家人送到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急诊就诊。经过血常规+CRP提示血红蛋白51g/L↓(正常值女性在110g/L以上),考虑消化道出血,急诊予以止血、制酸、补液等处理后,收住消化内科进一步治疗。 通过详细了解胡女士的病情,医生发现其既往有多次呕血、黑便病史,曾诊断“肝硬化、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十二指肠溃疡”,曾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随后消化内科对胡女士进行输血等对症治疗稳定生命体征后,完善急诊胃镜检查,见胃底及食管多处静脉曲张,部分红色征阳性,胃底曲张静脉见排胶现象及出血。 针对胡女士的实际情况,消化中心主任王志勇立即组织消化科医生进行会诊讨论,再次全面分析其病情,认为如果单纯给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再次出血的风险极高。为达到快速、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目的,王主任决定为其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治疗,并在胃底曲张的静脉内依次注入硬化剂、组织胶、硬化剂,俗称“三明治夹心疗法”,仅半个小时就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次日开始大便转黄,目前病情稳定。 对于此类手术,消化中心主任王志勇介绍道:“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回流受阻,在失代偿期常会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极易并发反复出血,严重时甚至因大出血危及生命。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及胃底组织胶注射术,是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属于微创治疗手段,可用于急诊止血,也可以用于预防再次出血。对于肝硬化患者应密切随访胃镜,对于有出血倾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取早期干预,降低出血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预示着该院在内镜微创治疗领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标志着该院内镜下治疗正在向“高、精、尖”方向快速发展。 |
GMT+8, 2025-5-8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