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中高考将至,如何帮孩子缓解心理压力? 专家为考生家庭送上“心理急救包”

2025-5-21 08:55

摘要: “医生,我女儿最近整夜失眠,一翻开书手就抖。她说‘不想考了’。我们担心说错话让孩子有压力,实在不知道如何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在市中心医院精神科诊室,李女士(化名)攥着纸巾的手微微发抖。 随着中高考临 ...

“医生,我女儿最近整夜失眠,一翻开书手就抖。她说‘不想考了’。我们担心说错话让孩子有压力,实在不知道如何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在市中心医院精神科诊室,李女士(化名)攥着纸巾的手微微发抖。

随着中高考临近,类似这样的求助情况在该院精神科门诊明显增加。市中心医院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方向明表示,每位考生正站在成长的关键节点,此时,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调适都至关重要。

小杰(化名)是211院校物理专业的一名学生,近段时间,他经常会在家庭微信群里,同即将参加高考的弟弟妹妹作交流,用亲身经历讲述保持好心态的重要性。

去年,成绩一向不错的小杰突然遭遇“滑铁卢”,这让他的心情急速下跌,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印象很深刻,当时距高考只有半个月了,一家人来到门诊咨询,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高考的重视。”方向明回忆,在一番沟通后,他分别给小杰及其家长做了心理指导。方向明认为,小杰学习成绩的下滑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存在“知识漏洞”,建议小杰多进行查漏补缺。要避免疲惫的题海战术,适当留出时间休整,让身心得到放松。同时,方向明也建议其父母,避免使用比较性语言,避免期待过重,应当鼓励孩子轻装上阵。2024年高考,小杰超常发挥,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做好心理调适,用科学的方法迎接中高考?这4个“心理锦囊”请收好。

1.接纳“适度紧张”。紧张与压力感每个人都会有,是一个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度紧张对考试的准备是有帮助的,会让人变得更积极、更有执行力,尤其是考试的时候,适度紧张可以提高专注力。但如果由于过度或长时间紧张,导致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失眠或躯体症状,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2.积极“自我暗示”。尽量做到心无旁骛、专注学习,但要避免过度关注分数带来焦虑。用“我能行,我一定能考好”等话语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多认可自己的努力,多关注自己拥有的优势,把对考试结果的担心转化为一种信心。

3.注意“生活如常”。坚持规律的生活起居,平时要有学习的仪式感。考前可以连续几天用同款文具做试卷,降低考场陌生感。如果在考场出现紧张心慌现象,可以用深呼吸来缓解。

4.寻求“情感支持”。不要“假装积极”,强装轻松快乐,可以把忧虑和紧张讲给家人或朋友听,或者通过写日记、录音等形式进行表达,帮助自己宣泄压力、舒缓情绪。

给家长的3条建议——

1.避免“情绪传染”。紧张情绪可以传染,父母自身要先稳定下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同时要改变“考不上好大学人生就毁了”的认知,家长要比孩子更有平常心去看待高考。

2.切忌“牺牲式关怀”。“妈妈特地请假陪你复习”“爸爸专门给你做了好吃的”等,往往会造成隐性压力,容易给孩子造成“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的付出”的心理暗示,不妨改成“需要时爸爸妈妈随时在”。

3.避免“说教和包办”。父母的人生经验更多,可以适时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但不要变成说教和包办;也不要总是把成绩挂在嘴边,应当鼓励孩子享受高考的过程,不要过分在意结果。

“人生很长,不必慌张。”方向明建议,学习生涯中的持续成长和积累,远比一次考试的分数更重要。如果自我调节收效甚微,焦虑症状持续加重,这时就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行走的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银苑社区全力打造“无诈”出租屋  活力乒乓展风采  动火作业 小心火花  银发映红妆 夕阳无限好  民政部门为10对八旬老人补拍“结婚照”  

义乌网

GMT+8, 2025-5-24 00: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