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截止到10月中旬,义乌各类市场主体首次突破20万户大关,达200566户,约占同期浙江全省370多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的5%。 据了解,在这20万户市场主体中,包括内资主体195301户,其中企业31303家,个体户16370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3户;外资主体有5265户,其中外资企业373户(另有分支机构216户),外商投资合伙企业1871户(另有分支机构4户),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2725户,港澳台个体工商户76户。 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义乌良好的平台优势和环境优势。作为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部门,2007年以来,义乌市工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帮扶举措,为市场主体降门槛、减负担、强素质,并推出了内外资企业登记窗口向工商所延伸、开展多证联办、开通企业冠省名直通车等多项举措,致力优化创业投资环境,推动市场主体培育,促进主体转型升级。 而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改革试点和经济发展需求,今年,浙江省工商局和义乌市人民政府联合下文,出台《关于义乌市开展商事登记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正式在义乌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力打造“服务最优、审批最快、保障最好”的全省示范区。该项试点开展以来,市工商局通过开展“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登记、多证联办、办理筹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延缴、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等工作,积极探索打造“宽进严管”为特征的县域商事登记制度模式。自今年5月30日正式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义乌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0163户,其中电子商务企业3344家,商品采购公司45家。 针对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兴起和发展的特点,市工商部门又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以电子商务为试点行业,在注册资本延期缴纳、放宽经营场所登记、减免登记费用、放宽字号使用限制等方面,为电子商务主体成长加油助力。目前,义乌共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8123户,其中企业2557户,个体户5566家,并成功在今年7月培育诞生了浙江省首家电子商务秘书企业——义乌网邦电子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在注重量的扩张的同时,义乌市场主体也开始正视自身“小而多”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和不足,并通过“个转企”自我提质,促进整体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力争做大做强。目前,义乌全市已有近6000家个体户转为企业,注册资本(出资额)总额近8亿元,为义乌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
GMT+8, 2025-7-18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