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红糖,义乌商业文明的调味品

2013-12-6 09:57

摘要: 市场源于“鸡毛换糖”,“鸡毛换糖”源于糖蔗种植,义乌与红糖有不解之缘。义乌的商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红糖文化和红糖文化的延伸。

  义乌人红糖情结深

  每年腊月,义乌家家户户用米、粟、花生、豆、芝麻等烘炒、炮烙和拌上调煮的红糖,制成冻米糖、粟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多种“年糖”。红糖煎制时,有一层渣滓浮在糖水上面,为保证红糖质量,必须将其捞出,过去都将捞出的渣滓作为废物遗弃,从1954 年开始,糖沫被利用酿制烧酒。年年如此,代代相传。人们说这是迎新年除旧岁的一种标志,也是庄稼人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为新春佳节增添食品花样,丰富了节日生活。因此,切糖、杀猪、酿酒素来被称为义乌农家“三乐”。

  红糖情结大多产生于人的儿童时期,成于少年时期。当小孩子生病吃药时,大人往往在药里放一些红糖,以减少药的苦味和孩子对药的恐惧。少年时期,学生娃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经过甘蔗地,往往会有偷吃甘蔗或受赠甘蔗的经历。红糖还有特殊的吃法,把花生剥开用壳当勺弄一些红糖与没有炒过的花生同嚼,味道像核桃,又香又甜。有句古话说:花生配红糖,抵过当新郎。这或许正是义乌鸡毛换糖形式选择糖为介质的原因。

  义乌种蔗制糖范围广

  1929年,佛堂镇商会选送的黄培记义乌青(红糖),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一举获得特等奖,义乌红糖开始闻名海内外。而在这之前,义乌红糖的生产规模小,生产工具和工艺技术都十分落后,产的糖数量少,质量差,是为自食自用的自给性生产。逢好年景,农民除自食自用外,也挑往集市,少量出售。

  在当时,根据地形地势不同,义乌种糖蔗的土壤主要有三种:一是红泥土,二是白泥土,三是黄沙土。因此,种出来的红糖也有三种味道:红泥土的红糖其色深红,糖粒较粗,遗憾的是其味带咸,不宜储藏;白泥土的红糖呈金黄色,颜色非常好看,粒细,遗憾的是味道有点酸,和红泥土的一样,储存期也不会超过一年;最好的是黄沙土的红糖,“堆在桌上会爬,放在口中会化,其味既香又甜,储存三年不烂”。

  当年,黄培记选送的义乌青就产自燕里,因为燕里的土壤正是种植糖蔗最好的黄沙土。

  从燕里村发源,20 世纪二十年代,糖蔗产区以义亭、佛堂为主,二十年代开始逐渐扩大,遍及全县。种蔗制糖的最盛时期是民国35 年(1946年),种植面积达6 万余亩,居全省首位,成为省重点产糖区。每年冬至前后,大批的甘蔗成熟了,一眼望去真的是甘蔗林青纱帐。到处是糖蔗,村村镇镇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糖香。

  优质红糖带动鸡毛换糖

  义乌东乡与西乡在土质上也有较大的差别,西乡的土层较厚,宜种农作物,更适应糖蔗生长,所以西乡是义乌特产红糖的主要生产区。东乡土质浅薄,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而因产量低而常闹饥荒,为此只能以鸡毛换糖来弥补农业上的不足。上溪佛堂一带农民因地制宜,利用旱地和山坡地种植糖梗并榨取红糖,廿三里一带农民用土制红糖熬成皮糖,皮糖呈圆饼状。“敲糖佬”将糖饼装入箩筐,再加上一些家用的小什物,在浙江省内和江西、湖南、安徽等省的山区农村走村串户,换取头发、鸡毛等废旧物品等,回到义乌后再将这些废旧物品换成货币。

  据《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时,义乌就有农民每年冬春农闲季节,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用本县土产红糖熬制成糖饼或生姜糖去外地串村走巷,上门换取禽畜锚固、旧衣破鞋、废铜烂铁等,博取微利。清咸丰、同治年间,糖担货色增收妇女所需针线制粉、髻网木梳等小商品。黄培记号红糖在西湖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后,义乌红糖从此名声大震,一直畅销全国各地,有的还远销国外。义乌人就把红糖制成姜糖,换取鸡毛,有用的鸡毛做成鸡毛掸子,没用的鸡毛作为肥料,摇着拨浪鼓走四方闯市场,这就是鸡毛换糖的开始。抗战前夕,操此业人数增至近万,发展成为独特性的行业———敲糖帮。抗战时期,日军占领杭州后,此业暂停,抗战胜利后,继续经营,直至上世纪90年代。

  敲糖帮的敲糖是总称,其实内分四种形式。一是以麦芽糯米糖制作成糖饼,放于铁皮制“糖托”内,其名叫“捏冰糖”,又名“敲敲糖”,南乡和西乡人称“破皮糖”。小孩见了,都千方百计地寻找家中可以换的物品,来换取可口甜美的糖,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妇女与儿童的。二是货郎担,工具是两只篾箩、一根扁担,经营时既换废旧物又卖货,这种经营方式主要针对妇女。三是糖油担,以单一的麦芽液体糖换畜毛,不带招揽顾客的工具,只是以嘴喊号招揽顾客。四是红糖易货,敲糖帮中常有专挑红糖往山区换取棕片、麻等特产贩往城乡紧缺处卖。在春节前后,家家户户杀鸡宰羊过新年,那是畜毛多,其中鹅毛、鸭毛、羊毛都是国家工业用毛,售价不菲,利润亦丰,而红糖又是每家过年时的必需品,所以常有单纯以红糖换毛的担子出现。

  敲糖是义乌商业的调味品,小商品的源头在鸡毛换糖,鸡毛换糖的源头就是义乌红糖。

2011年电影全集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8 18: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