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打造全面深化改革的“义乌样本”

2014-1-11 10:52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义乌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更应勇扛改革大旗,再当改革先锋,奋力走在前列。”昨天,义乌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政府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义乌市委党校召开,金华市 ...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义乌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更应勇扛改革大旗,再当改革先锋,奋力走在前列。”昨天,义乌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政府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义乌市委党校召开,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在全会报告中动员义乌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国际商贸特区建设。

  全会由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长何美华主持,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决定》。

  【数字说成绩】

  试点拉动出口惊人增长

  过去的一年,义乌市委市政府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引领,深入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全力打好转型发展“组合拳”,实现了经济稳中促转,社会和谐稳定。

  据测算,预计2013年义乌有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0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3亿元,增幅10.3%。初步统计全年完成投资额419亿元,增幅4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9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253元,分别增长10%、11%。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24亿元、贷款余额177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了238亿元和261亿元。

  义乌国贸改革试点第一个三年实施计划已收官,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批,金融专项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通关便利化等系列成果,助推义乌外贸出口惊人增长。全年预计实现出口总额176亿美元,增幅达95.4%;出口集装箱77万标箱,同比增18.5%。全市累计涉外经营主体5323家,比试点初增长近50%,内外资主体登记注册效率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义乌电商发展也备受瞩目,新建、改建电子商务园区11个,新增电商类企业8048家,总计近1.3万家,各类电商主体已超过20万,与义乌市场主体并驾齐驱。

  在促转型方面,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如产业升级加速推进,全年完成“个转企”7320家,位居全省各县市首位,“小升规”190家,预计完成工业技改投入56.4亿元;物流规划提升,开通义乌至宁波港的海铁联运和义乌至新疆、中亚的铁路集装箱运输,义乌机场新增8个城市航线,旅客年吞吐量首破百万大关;会展业高歌猛进,全年举办会展150个,展会成交额首次突破500亿元,同比增66.7%。

  在保障民生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去年利用“三改一拆”和“碧水商城”行动倒逼转型,共拆除违法建筑545万平方米,腾出建设用地4920亩,位居全省各县市前三甲;全年财政投入40亿元改善城区路网,多措并举开展治堵行动;创新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模式,首期3个新社区集聚项目开建;新增参保人员16万人,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达75%,新建和扩建就学、就医等一批基础设施。
 【改革促转型】

  用改革破发展难题

  全会指出,义乌深化全面改革的方向是着力破解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和不断顺应群众新期待,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改革既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要体现义乌的特色和要求。

  义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已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重点围绕市场、产业、城市、社会、政府五大转型,关键在于构建转型的体制机制,勇于担当、大胆探索。

  “改革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李一飞说,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必然会触动一部分的“奶酪”,“我们要学老一辈干部的担当精神,当敢于突破传统条条框框的勇士、敢于同既得利益集团博弈的斗士、敢于打破部门地方利益掣肘的战士。”他认为,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统筹兼顾,“快”与“缓”相宜、“点”与“面”协调、“变”与“稳”平衡,打造全面深化改革的“义乌样本”。

  改革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最终的好与坏、成与败,评判标准有三个:一看义乌的发展活力有没有提升,转型发展的步伐有没有加快;二看百姓的幸福感有没有增强,对党委政府的口碑满不满意;三看党委政府的运作效率有没有提高,党员干部的作风有没有改善。

  全会还明确了三个“凡是”:凡是中央、省里确定的改革措施,都要坚决落实、力争前列;凡是有利于义乌发展的改革事项,都要坚决推进、务求实效;凡是阻碍义乌发展的体制机制,都要毫不手软、坚决破除。

  【新年抓重点】

  六大重点统领全年工作

  2014年是义乌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会提出的预期目标是: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1%。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抓好“六大重点”。

  ▲抓改革

  国贸改革试点是义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载体,要赋予第二个三年计划新内涵,在贸易便利化上继续提高效率,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金融和国土专项改革要有新突破。

  今年,义乌还要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抓好“清权”、“削权”、“晒权”工作;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形成以企业亩产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国资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一个中心、八大集团”布局,将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推进财政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和建设管理体制,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

  ▲强投入

  义乌金融规模庞大,但投资率相对较低。今年要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80亿元,投资率超过50%,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投资的第一大重点领域是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一批大项目已明确,如国际陆港物流园区,经济开发区、金融商务区等功能区开发,铁路义乌站综合交通枢纽、机场飞行区等级提升、梳港高速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等。还要通过招商引资等,谋划、引进、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一般性投资领域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向义乌之外资本开放,在土地要素和政府服务上优先保障,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

  ▲调结构

  坚决破除传统路径依赖,重在调整优化市场结构,改造提升先进制造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今年要确保完成“义乌小商品市场”驰名商标的申报,规范整治全国冠名“义乌”品牌的市场,构建网络全、品牌响、竞争力强的“义乌系”市场网络,全力拓展内贸市场;集聚发展电子商务,扩大进口贸易,实现多条腿走路。提升制造业关键在强化科技创新和品牌营销“双轮驱动”,推进机器换人,启动“义乌名牌”创建工程,促进新兴产业增量扩容和传统产业存量改造“双措并举”。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会展和旅游,建立健全B型保税物流中心运行机制,开辟“义新欧”国际铁运大通道;主动布局互联网金融,争取获批“义支付”第三方牌照;引进和培育一批展会、旅游项目等。 

  ▲重统筹

  抓紧开工一批新社区集聚建设项目和配套产业用房项目;全面实施“五水共治”,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利用这些载体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共建美丽义乌;启动建设商贸博物馆和文化馆,积极谋划建设美术馆和大剧院,不断繁荣城市文化,培植竞争软实力;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融入长三角发展,参与浙中城市群建设,借势借力推进改革试点和转型发展。

  ▲惠民生

  继续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切实提升百姓幸福感。

  ▲走前列

  高举创先争优旗帜,对外以顺德、张家港为对标城市,努力在发展实力上争先晋位;对内要比学赶帮超,以考核、监督推动攻坚破难。工作想在前、干在前,争创义乌速度、义乌质量、义乌经验,齐头并进、齐上火线,使义乌转型发展走得更快、更好、更远。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9 01: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