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造林对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调节城市气候、保护生态环境、彰显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家园……对于我市而言,关乎生态义乌、关乎城乡统筹、关乎转型发展,更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载体,2011年,我市提出“212”平原绿化行动计划,服务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按照规划,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加大投入,全民动员,努力打造生态宜居义乌,建设与国际商贸特区相匹配的森林生态环境,绿化品位和质量明显提升,城市视觉形象明显好转。 2013年11月,国家林业局指定我市作为6个“在城市森林建设方面成绩突出、特色鲜明、示范作用强并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国家级森林城市”的城市之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13中欧城市博览会,并在中欧城市森林与城镇化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 ▲江南三小区公园一角。 一张蓝图,大手笔描绘 绿化造林主战场从山坡走到“身边” 孩子在小径上玩耍奔跑,长辈在后面闲庭信步,悦耳的欢笑声、慈祥的叮嘱声交织在一起……每天临近傍晚,江南三小区内的公园就热闹起来,接完放学的小孩,从这里经过,大家不约而同放慢脚步,悠然中享受着天伦之乐和浓浓绿意。“以前这一带绿化少,我们只能到马路上遛遛,找块空地舒展一下身体,现在家门口就有公园,方便安全又秀美,生活变得更富有乐趣了。”家住附近的陈大爷说。 “江南三小区公园是不久前刚建成的城市绿肺工程,占地面积14亩。”江东街道相关人员介绍,从年初开始,街道已陆续启动包括城市绿肺、森林河道、森林产业、森林村庄等在内的9个绿化项目,这些项目将给百姓打造出243亩休闲绿地。 眼下,随着绿化造林工作持续推进,像江南三小区公园一样的“绿色浪花”宛如潮涌,它们装扮着城市、点缀着农村,汇聚成一片片绿色的海洋。“以项目化方式实施城市绿肺、森林通道、森林河道、森林村庄、森林产业、森林提质六大工程,今年全市要新建平原绿化8000余亩。”市林业局绿化科相关人员说。 一直来,我市在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从绿色村庄到城市绿肺建设,从立体绿化到绿色通道和河道,从废弃矿山修复到兴林富民,从森林资源保护到森林文化,一个个具体项目使绿化造林有了载体,每个项目都彰显着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实现绿色广覆盖、生态文明广传播的意义。”林业局人员介绍,2004至2007年,政府投入城乡绿化建设资金达9亿多元,这还不包括民间资金。 2007年,我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目标,绿化造林工作瞄准更高层次奋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功创建首批省级森林城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在相关建设规划布局下,创建目标被逐一实现。2011年,市委市政府制订“212”平原绿化行动计划,为森林城市建设赋予了更多任务和内涵。 “城乡一体森林网络渐渐成形,然而,仔细看看,如今山虽然绿了,但树种结构单一;城乡虽然树多了,但设计档次、种植管护水平不高,景观效果不漂亮。”林业局人员表示,采取以“提升视觉形象、视觉效果”为导向的绿化造林新策略是破题所在。 把绿化造林重点从山上转移到城乡和平原,把树种到群众身边,种到生产、生活场所周边。2013年3月,我市召开平原绿化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推进会,对平原绿化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是37%,国家森林城市考核标准是40%,还差3个百分点,按照义乌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算,3个百分点刚好3平方公里,今年重点就是抓这3个平方公里。”会上,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言犹在耳。 根据会议精神,一年来,相关部门、各镇街制订任务书、倒排时间表,突出植树造林品质化、景观化、立体化,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大力提高平原绿化水平。“2013年,全市投入绿化资金5亿元,新增平原绿化12642亩,比2012年翻了一番。” 一以贯之,大力度落实 今年城乡绿化投资额超过8.4亿元 2月7日正月初八,新春上班第一天,虽然一场春雨使气温骤降,但城乡各地仍然一派繁忙、热火朝天,声势浩大的“五水共治、碧水商城”全民行动日如期展开。 在不同的现场,市党政领导率先垂范,进行巡河问计、义务植树等活动,6项“治水工程”以及五洲大道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江滨绿廊东青溪至310省道段江滨绿廊景观工程也同时开工迎春,拉开了我市新一年水环境整治序幕。 治水兼程,风雨无阻,彰显了市委市政府花大力气、鼓足干劲治理城乡环境的决心。而作为美化城乡环境的重要载体,平原绿化工作由此掀起了一轮新高潮。 全力推进21个城区公园建设、300公里森林通道森林河道建设、400公里绿道建设、200个森林村庄建设、20万亩森林产业建设、200万绿色市民建设…… 目前,全市共下达各类新建、续建、前期筹备绿化项目186个,概算总投资20多亿元。其中,今年要完成投资额84042万元,是义乌绿化工作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把绿化建设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和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作为促进有效投资的重要领域,六大工程以项目化手段推进,充分调动了全市上下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平原绿化工作不再是哪个部门“独唱主角”。 “今年是我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之年,也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关键的一年。”市绿化委员会相关人员表示,全市将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以“五水共治”为契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城市绿化和景观美化,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色商城。 造林与造景并举,增绿与增收并重,山川护绿与身边增绿同步,因地制宜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绿化战役,一道道延伸和拓展的动态绿像一抹浓艳的油彩,染绿着山体、城乡,逐步勾画出义乌城市春来百花争艳、盛夏绿树成荫、秋深彩叶硕果、冬至奇枝百趣的亮丽景色。 施工人员在城市火车主题公园种植树苗。 火车公园:将轨道刻进城市记忆 一台黑色的蒸汽机车车头牵引着两节绿皮火车车厢,踩着碎石和枕木,铁轨在脚下延伸……虽没有长长的汽笛声响起,没有一股股白烟的衬托,但依然能让人恍惚中仿佛在古旧与时新、历史和现实之间穿越,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活与轨道空间的记忆。而昂首的车头,似乎正拉动义乌这列“经济快车”奋勇向前。 按照“轨道刻进城市记忆”的设计理念,把义乌第一条铁路历史写进公园的场所空间中,如今已成为现实。这就是位于丹溪路与西城路交叉口西侧的城市火车主题公园。 义乌的铁路已有80多年的历史,铁路将义乌和广阔的世界连通,见证了义乌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浙中小城,发展成为蜚声中外的商贸名城的传奇。2006年,义乌老浙赣铁路移线完成。之后,主城区范围内的老铁路相继被拆除。 丹溪路与西城路交叉口西侧地块是老铁路货运卸货专线,面积近2.5万平方米。铁路拆除后,剩余的路基较高,适合做景观绿化项目。于是,通过建设火车主题公园,“将轨道刻进城市记忆”的想法便油然而生。 “城市火车主题公园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施工人员介绍,工程包括绿化、园路、广场、挡墙、复古火车候车棚、看台、生态公厕、篮球场和园区道路等,全园施工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7万平方米。“目前,工程已完成总量的65%,计划3月底前完成乔木种植,4月底前全部竣工。” 从初显雏形的工程现场看,公园呈狭长状。整个园区由一条主园路贯穿,多条次园路连接各景点,7位施工人员忙着在种植乔木。园内的山坡顶部靠近丹溪路一侧,有一片休闲活动广场,广场内已铺设好枕木铁轨,摆设着一列朝南行驶的成品火车头和车厢。 “这可不是模型,而是货真价实的退役老火车。”市江东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说,火车头是公园最大亮点,为体现原汁原味的真实感,通过政府采购来了旧火车头和车厢,连喷漆、装饰等翻新工作都在公园内进行,春节前就完成了列车摆设。 大陈镇九都溪风景。 环城风景林:打造亮丽生态大屏障 连日来,环城生态风景林杭金衢高速后宅入口工程一标段施工单位组织人员,对雨天造成的泥泞路面进行修整,为下一步树木搬运种植做好准备。这个面积42亩的小山头要栽上10多个品种的树木,目前工程量已完成80%。“3月13日将有一批树木运到,我们要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施工。”现场人员说。 环城生态风景林杭金衢高速后宅入口工程范围包括入口周边的后宅街道大傅宅村、曹村交界6处相对独立的山头林地,面积204亩,总中标合同价1201.58万元。工程分为4个标段建设,除一标段外,其他几个标段都在建设中,初步估算已完成50%工程量。 环城生态风景林建设是推进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生态风景林建设,大力种植阔叶树种、彩色树种,营造春花、夏绿、秋色、冬姿的四季景观,形成结构合理、树种多样、季相丰富、景观优美、功能多样的森林生态环境。 “目前,城市周边山体上大多为上世纪60年代以后营造的马尾松林以及低矮杂灌植被,林分单一,蓄积量低,森林质量不高。再加上这些山体绿化均以松树为主,四季常绿,色彩单调,缺乏变化。”市林业局绿化造林科人员分析,构建景观林带,可有效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和城市品位,并增强抵御林业有害生物能力。 据介绍,环城生态风景林建设项目于2010年列入市重点工程,包括杭金衢高速后宅入口在内,还有民航路、甬金高速青口入口和徐村入口、环城南路以及环城北路共6个地段的荒山、无立木林地及可视面第一层山脊线以内山体的生态风景林建设,面积470.1公顷,概算投资1.28亿元。 “工程总体规划分为3期,近期以提高山林质量,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为主要内容;中期从2014年到2020年,以塑造城市形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远景是2020年以后,将最终达到构筑城市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林业局绿化造林科相关人员说。 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绿意盎然。 森林通道: 义乌风光的又一美妙呈现 3月7日,一批香樟树运抵五洲大道“森林通道”工程施工现场,完成地貌整理后,五洲大道“森林通道”工程开始进入树木种植阶段。 五洲大道是我市首个启动“森林通道”工程的骨干道路,紧随其后,四海大道、阳光大道的“森林通道”工程于今年2月下旬同时开工建设。“森林通道就是在主要道路两侧分别建设一条20~30米宽的绿化林带,同时在林带中建设2.5米~4米宽的绿道,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休闲空间。”市林业局人员说。 四海大道“森林通道”工程起点为环城南路,沿四海大道向南延伸,止于金港大道,两侧绿化带长约12公里、宽约29米,其中绿道宽4米,新增绿地面积约907亩;五洲大道“森林通道”工程起点为环城南路,沿五洲大道向南延伸,止于上佛路,两侧绿化带长约9.5公里、宽约25米,其中绿道宽4米,新增绿地面积约669亩;阳光大道“森林通道”工程起点为商城大道,北至苏溪镇齐山楼村,两侧绿化带长约9.3公里、宽约35米,其中绿道宽4米,总绿化面积约745亩。 “今年要开工5条骨干道路的森林通道工程。”市林业局相关人员说,除已开工的五洲大道、四海大道、阳光大道“森林通道”工程,环城北路、环城南路由于正在实施道路立交改造,等改造工程完工后,立即进行“森林通道”建设。 据介绍,这5条“森林通道”概算投资5.7亿元,面积3204亩,双向总长89公里,中间全部设计布置了休闲绿道。按照造林与造景相结合的原则,树种选择上侧重于乔木化、阔叶化和彩色化。届时,五彩斑斓的绿化林带将成为义乌风光的又一美妙呈现。 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今年,相关部门、镇街将以五洲大道、四海大道、阳光大道等骨干森林通道为重点,全力推进300公里森林通道、森林河道建设,加快推进平原地区公路绿化,建设一批以彩色树种为主、色彩亮丽、特色鲜明的景观大道,构建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形成联结城乡、纵横交错的“绿色骨架”。 |
GMT+8, 2025-7-19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