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宅街道三川塘村是个小山村,全村共有240多户,村民500多人。这个地处义乌“大西北”、与浦江县交界的村庄,在市委市政府发出“碧水商城”及“清三河·美商城”专项行动号召后,立即行动,吹响了“美丽集结号”。 由于义浦二线建设需要,三川塘村进行了拆迁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村新建成的住宅区周围堆放着许多没有用完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垃圾,再加上出租房屋增多、外来建设者不断涌入,村庄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也快速增长。其间,村里也曾推行专人清扫清运垃圾等举措,但环境整治工作一时还是成为村里不小的难题。 适逢后宅街道统一部署“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竞赛”活动,三川塘村乘机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在统一清理了建筑材料和清运建筑垃圾的同时,专门设立了监督台,发动和鼓励村民参与监督,重点消除垃圾和污水入溪流、池塘的不文明现象。全体村民参与文明创建及环境卫生整治的结果是,三川塘村面貌焕然一新。 “哪户家庭不爱卫生、不喜文明?”村委主任方达星说,整治行动展开后,房前屋后的路面成了各家各户无言的“监督台”:谁家的门口、哪个路段卫生没搞好,村民们一目了然。“这一次清理整治,成了全村环境改善的突破口。村民的环卫意识迅速增强,外来建设者也因此自觉起来。毕竟,乱丢垃圾是不光彩的事。” 如果说家门口的路面是一家一户文明卫生的“监督台”,那么,“门口塘”就是一个村庄的“镜子”:村庄环境好不好、村民行为文明不文明,看看池塘,就能作出一个初步判断。 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村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不乱扔垃圾、不乱丢废弃物成了村民的普遍意识,“门口塘”里的漂浮物不见了。除了农田灌溉之用的田间池塘外,三川塘村口村边有上川塘、下川塘、上埠、东圩塘、蒲塘、青圩塘、圩门塘等六口老池塘,平日里村民们都在这里洗涤。负责打捞池塘漂浮物的村民说:“以前池塘里的垃圾比较多,现在少多了。我们的工作比以往轻松了。”新开挖的青龙塘呈现的景象是,水质清澈,微波荡漾,水面无一丝飘浮物;塘边嫩芽初绿,俨然已经成为小公园。 为进一步建设“美丽三川塘”,该村两委计划筹集资金,展开上埠、东圩塘、蒲塘等清淤、塘堤整治工程。目前,后宅街道已经着手进行池塘整治工程设计预算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五月全面启动建设。 此外,三川塘还抓住当前春暖花开的有利时机,种植2000棵浙江楠、榉树等名贵树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据方达星介绍,该村将以“清三河·美商城”活动为载体,积极创建“义乌市美丽乡村”。他表示,“美丽乡村”建设是全方位的,但很重要的一环是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
GMT+8, 2025-7-19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