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服务,我市职能部门在相关节点上“动刀子”,让审批程序不断提速,节省了项目落地的“途中”时间,从而提振了企业主的信心,使项目实施进入了快车道。 项目审批程序大提速 一个工业项目从立项到投产要盖20多个公章,这么一圈走下来,不少项目得花上半年多时间。这在格外推崇“时间就是生命”的企业界,意味着抢占机遇的竞争力弱化。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市职能部门积极“瘦身”。工业类项目审批,涉及住建部门就占了约一半流程。对此,市住建局整改力度大,他们对质安监备案、白蚁验收、新型墙体材料验收等有关事项调整为过程化管理,把开工安全条件审查和质安手续办理等改为通过网上预约登记,再由质安员提前介入、现场指导全程代办质安手续的模式,这样就有效免除了企业在窗口与质安监站来回的时间。自前年以来,市住建局对职能逐项梳理,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行“并联审批”,从而起到了很好的“瘦身”效果。 据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我市从2012年8月开始就首创了以代办制、联办制、模拟制为主要内容的投资项目审批“三制”办理模式。代办制是由政府提供代办服务,变“跑审批”为“送服务”;联办制是实行联审联办,变多头审批为集中审批;模拟制是提前模拟审批,为正式审批节省了时间。如工作人员在给代办企业办理项目备案、用地规划、规划建筑方案、土地初始登记、工程规划等手续的同时,就已着手办理节能审查、环评报告审查等审批环节,这种“并联”式办理大大节省了办理时间。 “如今行政服务中心的众多窗口,都为工业产业项目审批开着绿灯,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一位工作人员称,正因有了全市各涉及审批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行政审批提速效果非常明显,企业类投资项目审批这一环节的时间从以前通常的53个工作日,压缩了近一半。 企业实施项目步伐加快 职能部门不断优化服务,急产业项目所急,急企业所急,大大提振了相关企业的发展信心。 赵龙集团特种车制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项目填补了我省特种汽车生产的空白,是大项目。据企业相关高管介绍,市领导和职能部门在这一项目落地的整个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得项目进展顺利。2012年5月,年产万辆特种车辆及工程机械装备产品的产业化投资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这一项目是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全市首个“一企一策”重大产业项目,规划用地430亩,总投资20亿元。去年8月,一期项目正式投产,预计2014年产值可达10亿元。目前,二期项目已在抓紧建设中。 “赵龙集团”的建设速度很快,今年“一汽解放”委托改装销售的搅拌车中有一半以上出自“赵龙”。“一汽解放”已与“赵龙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规划,双方计划通过3年努力,将在义乌合作建成集混凝土、自卸、环卫、罐式、起重等五大系列60多个产品、2万辆特种车制造能力的特种车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达50亿元。 环境的优化,促进了我市重大项目实施速度。除了“赵龙集团”一期项目已经投产外,“华鼎锦纶”、“博尼锦纶”一期工程也已相继投产,另外,“复元能源”、“高鸿电子”、“威特电梯”、“团力化纤”等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建设正积极进行中。 据市经信委产业发展协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我市产业重大项目落地明显增多。前年有“博尼锦纶”“赵龙集团”等6家;去年有“超凡”等10家落地,其中有的是通过“以小换大”新形式落地。今年我市继续加大力度,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佛堂、廿三里、北苑等地又有更多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市发改委的工作计划中显示,今年我市还将争取4个以上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库,争取省重大工业项目达5个以上。 |
GMT+8, 2025-7-22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