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王中学学生郑正雄的现场画作,“商报揽尽天下事”形象地跃然纸上 看着摆在眼前的这首道情,宾王中学初二学生郑正雄凝神思考不到三分钟就开始拿起笔;稠州中学初二学生骆雯,拿着铅笔在小诗上勾勾画画,不多时,也开始在白纸上画起了线条……6月26日上午,记者在稠州中学科技楼的美术活动教室内看到,30多位来自全市各中学的初中生,正在这里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绘本活动,为2014年浙江省艺术节做培训准备。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绘本活动的指导老师,除了中学美术老师之外,还有五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年轻画家。当学院派画家遇到思维天马行空的孩子时,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呢? 要说这30多位初中生,来头可不简单。据稠州中学美术老师陈凌娇介绍,这些孩子是2014年义乌市第19届中学生现场美术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他们的绘本作品,有的甚至已经出版,并有着不错的销售成绩。 王冠山是2014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金奖获得者。他告诉记者,这次他与获毕业展金奖、银奖的四位同学一道来到稠州中学参加这次饶有趣味的绘本活动,就是想感受一番孩子们的艺术直觉。 此次绘本活动的题目是:以在义乌有着广泛读者群的《义乌商报》为主题进行绘画。为了给孩子们更明确的思路,稠城一校的美术老师楼更生创作了一首名为《商报,读出幸福好味道》的道情,给孩子们参考。 “将意向的文字转化成具象的画作,这次活动创作的主题难度是比较大的。”王冠山在看了这首道情后对记者说。然而,对孩子们来说,也许并不是难事。将道情发下去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大家都开始埋头创作了。 在绣湖中学初一学生陈弈汛的眼里,报纸就像火山一样,可以喷发出激荡的文字;报纸传递出的幸福信息就像海洋一样,让人在其中自由地徜徉,义乌国际商贸城这一偌大的市场则被装上了轮子,直接开进了报纸;在稠州中学初二学生骆雯的心中,报纸注重的就是一个“读”字,她的画作也时刻围绕着“读”这个主题;而在宾王中学初二学生郑正雄的画作上,一幅鲤鱼跃龙门的场景,使得“鸡毛换糖再出发”的寓意跃然纸上。 “孩子们的思维非常直观。”王冠山说,他们接受的是正统的学院派教学,与孩子们发挥自由想象力的创意和想法一作对比,感受是很强烈的。“这样的画作要我们画,也许很难画得出来,我们也许会用比较传统的想法、用最专业的技巧去展现。而孩子们用的是他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艺术直觉来展现画作,这种展现力是特别可贵的。” |
GMT+8, 2025-7-22 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