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位于春晗路的“芬莉集团”自新厂区运行以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一直为零。作为一个针织制造类企业,这是挺不容易的。在介绍做法时,该公司的保卫科科长吴旭日讲,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可以说,这个转变中浓缩了“芬莉集团”抓安全生产工作的态度和决心。“平安芬莉、效益芬莉、幸福芬莉”,是该企业所倡导的经营理念。从字里行间可以理解为:诸事平安为首,安全出效益,只有两全其美才能称为幸福。 “危言耸听”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前些年,由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等原因,我市一些企业或多或少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甚至出现了多人伤亡事故。教训是惨痛的,也是深刻的。痛定思痛,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7年以来,我市开展了规模和力度空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系列活动。数年过去了,虽然目前全市各大生产经营单位还存在许多隐患,但业主、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这个群体,是现在外出务工群体中的一个主力军,和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父辈相比,他们个性鲜明,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吴旭日举了个例子,公司规定上班后生产车间员工无论男女一律要戴工作帽、不能穿拖鞋和细高跟鞋,但几位年初新进的年轻员工就“不服管”,依旧我行我素。 针对此类现象,公司对新进员工专门进行培训教育,以图片展板的形式,向大家展示那些头发卷到机器里连带头皮被掀、由于被板车压到而脚骨断裂等发生在其他企业车间中的案例。再加上公司平日里晨会上的三令五申,以及现场管理员、班组长、车间主任的三级检查,新员工的安全意识渐渐变得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前几日,公司员工宿舍某房间发生起火现象,住在隔壁的员工魏某发现后,第一时间参与灭火抢险。很快,火就被扑灭了,魏某也因此受到公司的嘉奖。 尽力保障员工的“后院”安全 据了解,“芬莉集团”现有员工1000多人,其中,来自河南、四川、湖北等省份的占大多数。这些年,员工携带老人或小孩进厂务工的现象日趋普遍。如何既能满足他们一家子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又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不少企业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芬莉集团”的做法是与员工签订《员工家属安全管理责任书》。该责任书明确规定,凡员工带家属(含未成年子女、老人及其亲属)借(留)住、逗留公司的,必须第一时间到公司保卫科登记备案,并与公司签订《公司生活区安全管理责任书》、办理临时出入(居住)证。该责任书涉及10多项内容,其中有提到“员工家属只限在公司生活区范围内活动,严禁将家属带入生产区、办公区、工地等公司危险地段;严禁带入限制进入区域和其他非生活区域”。 随着暑假的到来,不少留守老家的“小候鸟”们陆续来到父母身边。由于父母大多要上班,无暇顾及他们,孩子们要不偷偷往车间跑,要不到外面玩耍,既影响大人的工作,又不安全。为此,这几年的暑假,公司都在二楼的“职工之家”开辟员工子女活动场所,并专门出钱聘请两位老师负责现场管理,凡公司员工的子女,不分年龄、性别均可免费参加。此举大大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更安心、放心地上班。 |
GMT+8, 2025-7-22 08:38